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8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609篇
劳动科学   242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146篇
人口学   195篇
丛书文集   1514篇
理论方法论   345篇
综合类   2967篇
社会学   479篇
统计学   138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量预算外非税收入的存在侵犯了公民对财政收支的知情权.违背了依法理财的理念,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造成了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是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违背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2.
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动克服这种收入差距,需要保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针对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3.
基于需求转移的易逝性产品最优动态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易逝性产品中新产品对老产品需求的转移作用,应用收入管理方法得出老产品的最优动态定价策略,并应用最大凹向包络理论给出了简化算法的方法.数值算例表明在存在需求转移的情况下,应更早的提供较低的价格.最后作者给出了包含生产和定价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94.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同时,此项改革也对乡镇财政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使用一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税费改革初期中西部地区乡镇按照不同口径测算的财力变化,经过对比发现,多数乡镇具有共同的变化趋势,即预算内收入和可支配财力增加、总财力下降。基于这个判断,本文以税改前后乡镇财政收入结构变化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打破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导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本文分析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仍隐藏着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可能,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中国不是一个市场而是许多个市场,每一个市场对于寿险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吸引力。中国保险公司的规模效应主要取决于在当地市场的份额而不是在全国市场的份额。  相似文献   
97.
2002年,我省旅游收入位居西部第一,旅游业被我省列为六大产业支柱之一。2003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20.82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3个百分点,全国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更高层次要求,其发展现状仍有许多不足,有旅少游、过而不游等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推进我省旅游业的更大发展,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课题。但笔者认为,富有特色的旅游吸引体系的建立,是发展四川旅游业的首要基础。本文谨就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导下,拟对四川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特色开发利用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四川的实际提出相应的营造四川旅游特色品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省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
从初次分配看,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有所提高,但实际工资水平原地踏步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一种对劳动者不利的分配格局;从二次分配看,居民部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约为54%,虽然近年来略有上升,但还远未达到合理水平;从税费负担看,有将近1/3的居民收入因缴纳税费而变得不可支配,这使得工薪劳动者在分配格局中的不利地位雪上加霜;从居民收入差距看,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高位徘徊,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负面因素.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秩序,既需要在初次分配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各类要素取得合理的回报,又需要在二次分配中合理调节收入差距,让经济增长的果实更好地惠及全体国民.近一个时期,要扭转工薪劳动者的不利地位,应该让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大幅度提高,并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实现年度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99.
为确定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教育因素的贡献大小,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中城镇居民的微观数据,采用基于收入决定函数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得到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过程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大小。研究发现,教育过程是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排序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0.
以2003—2015年分地区(细)分行业数据复原全国城镇职工收入序列,建立收入转换矩阵,测度地区收入流动性,利用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及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提升了地区收入流动性;出口依存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质量的影响呈倒U形,R&D对这一影响有增强作用并延缓拐点的到来.建议:加快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时,应当注重鼓励出口型企业的内迁;东部地区应当注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增大地区居民收入地位上升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