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9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管理学   2570篇
劳动科学   422篇
民族学   336篇
人才学   420篇
人口学   155篇
丛书文集   450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061篇
综合类   7072篇
社会学   1133篇
统计学   580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1097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996篇
  2011年   1065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1122篇
  2008年   1240篇
  2007年   876篇
  2006年   968篇
  2005年   857篇
  2004年   687篇
  2003年   811篇
  2002年   699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模式不再是档案事业的应用主流,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成为了使用最广泛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角色议题,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通过对一系列农民角色研究文献的分析与回顾,从整体而非分化视角出发,认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角色既不是单纯"受害者",也不是全部"受益者",而是一个两者并存的状态。在政府和农民结构不平等背景下,作为整体的农民既有因和政府目标"契合"而积极接受现代化的一面,也有因两者利益对立而强烈反对现代化的一面。要对农民角色做出更有力解释就必须放弃"阶层差异论"视角,采用"结构—过程论"进行分析。由此,农民在发展进程中作为代价承担者与参与获得者两者并立的局面才能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政府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载着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优化宏观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使命。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关涉到国家制度设计,也关涉到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努力做到坚持政府治理创新与秉承人民至上理念相统一,坚持政府科学决策与更好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相统一,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完善市场决定内生机制相统一,坚持政府法治建设与着力提升公务人员素质相统一,坚持政府考评优化与健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度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体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因此,要求学校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将中国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隐藏的裂痕置于公众的视野当中。为有效弥合二者裂痕,推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制化、常态化建设,论文首先从历史回顾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的范式,对国内外公共卫生体系的历史沿革、现状进行对比,总结中国卫生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内生性缺陷。在此基础上,以政府重治疗轻预防的逻辑价值判断为依据,对造成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裂痕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资源配置失衡、人才流失、公众健康素养淡化等方面对二者裂痕进行论述。最后,从"大卫生改革"的角度,从资源配置再平衡、人才结构优化和整体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价值导向型医疗有助于让患者以最低成本得到最具价值的医疗服务。该文通过分析肿瘤专科医院开展价值导向型医疗及取得成果,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价值导向型医疗在我国发展初现端倪,但成熟度偏低,也存在社会知晓度低、患者不配合、医疗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医院制度建设不配套、缺乏政策支持等阻碍因素。对此,提出推进价值导向型肿瘤诊疗建设的措施:推进肿瘤多学科诊疗体系发展,推进肿瘤日间治疗建设,创新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