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不同时段,汉字基础构形元素①的分布情况是不一样的。作为文字系统的基本构形材料,其自殷商时期开始已经发生内部调整。睡虎地秦简文字继承了旧传统的正体,其大部分的基础构形元素承袭西周金文而来,并在其文字系统内部扮演着重要角色,保持了汉字的传承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该文字的基础构形元素也发生着一些变化,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22.
郭佳 《中州学刊》2004,(3):78-80
从睡虎地秦简中可以看出,秦代的赎刑一般用于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行,特殊人群可以享有比一般劳动人民更多的特权.赎刑其实是官府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它的作用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3.
释真静生活在高丽中后期武臣乱政的年代。他通过与中国僧人和法门之间的交流,及受因苏轼热引发的北宋文化的涌入的影响,接受了"虎溪三笑"的典故。并由此参与创建韩国高丽万德山白莲社,阐明儒、释、道本是一家的观点,强调人与人乃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释真静为人处世的态度近于陶渊明的任真旷达;其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则近于陶渊明诗歌的自然平淡,为当时华靡的文坛注入了一种新鲜风气。  相似文献   
24.
睡虎地秦简 《 编年记》有 “ □安陆□史”记载。此处墓主喜究竟为何职?目前学术界共有五种不同的解 喜释,但均嫌证据不够充分。令史可称佐,而秦已有“假佐”之制,且喜已完全具备假佐条件,故合理的简文解释应为“ 喜假安陆令史” 。该解释也符合秦简的记载习惯。  相似文献   
25.
竹简秦汉律与唐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简秦汉律与唐律的比较,尤其是篇目体例与有关诉讼方面一些具体法律条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法律虽然在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从一些具体法律条文到整个律典的篇章体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法律制度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则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26.
虎关师炼在《济北诗话》中称孔子为"诗人"删《诗》。其实孔子之时,并不是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的,而是从礼仪、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来看《诗》用《诗》的;孔子有"吾从周"之意,所以其删《诗》也当由此角度出发,而绝不是以"诗人"的眼光来删《诗》。虎关师炼之所以有此言论,当与其社会发展的特性、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政治形势和教育制度有关联,当然也不可排除文学理论与批评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19世纪末开始,随着报纸大量发行,支持报纸商业运作的广告也成为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各种报纸广告中,刊登最多、篇幅最大、最为醒目的,大概要属香烟和药品的广告。通过选取缅甸华商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的虎标永安堂药品为对象,集中探讨了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新加坡、上海和台湾的几份报纸上药品广告里蕴含的法律知识及其迷思,发现虎标药品的报纸广告,除了和其他药品一样,声称“迅速有效,否则退费”,有一项特别强调的重点,便是用心用力打击其他类似的药品,以树立自家独一无二的地位。虎标药品的“反仿冒”广告,经由“动之以情”、“发之以怒”、“讽刺嘲笑”、“辨清真假”、“诱之以利”、“绳之以法”等形态,倾注打击仿冒的决心,尤其是详细陈述捉拿仿冒者的经过、公开仿冒商号及产品的名字、罗列商标法和刑法对正规产品的保护,为一般消费者提供了基本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28.
由于"苛政猛于虎"的高频使用以及习语类推的作用,仿拟构式"XP猛于虎"得以生成,并重新分析为"XP︱猛于虎"。"猛于虎"语义泛化成性质形容词,压制了"XP"的语义特征,"XP"必须是具有量性特征的名词或动词。"XP"转喻与之相关的整体和部分,具有转喻性,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仿拟构式"XP猛于虎"的构式义是:主观评判"XP"的某属性具有极性程度义。"XP猛于虎"通过主观评价"XP"的属性特征,实现了语言的语篇元功能。源型构式的高频使用、意象图式在语言的投射以及语言模因的移植作用下,仿拟构式"XP猛于虎"形成。  相似文献   
29.
在昆曲传统剧目中 ,《山门》是一出相当流行的折子戏。它出自清初剧作家丘园的传奇《虎囊弹》。自清末以来 ,戏曲研究者几乎都认为《虎囊弹》全本无传 ,仅存一出。据考证 ,《虎囊弹》全本虽已失传 ,却也并非只有一出“山门”留存 ,共有两出“寄生”在残本《忠义璇图》中 ,如果把作过增改的“旧有”单出算上 ,就共有六出来自《虎囊弹》。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主要依据《睡虎地秦简》探讨秦国的婚姻伦理观念,首次提出:秦国的婚姻伦理观念分为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官方的婚姻伦理观念是提倡“男女有别”,主要体现在国家行政权力和法律规定之中。民间的婚姻伦理观念有二:一是重功利、轻伦理的婚姻价值观;二是重视夫妻互爱,但仍是夫尊妻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