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在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但印度的国家公园体系建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老虎保护行动.在介绍印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础之上,梳理了印度国家公园"老虎项目"社区参与经历的被动搬迁、联合共管、积极参与3个发展阶段,总结得出社区教化、发动群众、鼓励典型、人退虎进、生态旅游、谈判协商这6种社区参与方式,以及原住民权利获得、保障社区利益这两种社区参与特点,最后提出对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生态保护项目的 启示,包括构建政府主导的社区共管机制、多渠道鼓励社区参与保护、保护传统生活与地方知识、多源构建保护补偿基金等,期望能对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2.
新世纪往往在十年后才现出轮廓 2010年,作为一个整数年和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端,它在人们心理上的特殊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过去的一年是充满戏剧性变化的一年——经济危机后发生的“大衰退”和“大救助”(各国政府史无前例的救市措施),充分考验了人们脆弱的神经。  相似文献   
53.
虎座立鸟架鼓是楚国工匠依据当时的工艺技巧、审美意识而创作的一种击打乐器,是礼乐制度从规范化到世俗化演化过程中的产物。以虎座立鸟架鼓为观照对象,可窥探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规范化、多元化、世俗化的演变历程。虎座立鸟架鼓从庄重到新奇的器型演变,从“夏黑殷白”到“尚朱尚赤”的色彩演变,从“娱神”到“娱人”的功能演变,证明了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世俗化转向。东周时期音乐文化由“朝”向“野”、由“神”向“人”演变的进程,促进了不同阶层乐享方式的交融,也促进了乐器类型的多元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4.
虎联拾趣     
潘木 《人才瞭望》2014,(9):93-93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佳联妙对。古时,有朋友两人去看戏。到场时,甲的座位被乙占去,甲脱口念出上联:"鹊巢鸠占。"乙也不甘示弱,随即吟出:"虎踞龙盘。"上下联语出自然两人不禁相视一笑,各就各位。明代,  相似文献   
55.
初识全莉,也许你无从知道她从哪里来,不知道她毕业于北大、拿了沃顿商学院的MBA文凭,更无法想象她辞去GUCCI的职位后专心搞起了“拯救中国虎”的慈善组织;但是听着她话语中的腔调和时时夹杂着的外文,看着她虽然素面朝天但却神采飞扬的面容,瞥一眼她那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肩膀,你会觉得她的故事中所有的“不可思议”都成为了“可能”。 一个春天的午后,我敲开了全莉在北京的家门。门铃叮咚之后,面前闪现的是她生机勃勃、笑容灿烂的脸。 “你是全莉?太好了!”我不知道“太好了”三个字怎么会脱口而出;但是,她的笑脸掩映在下…  相似文献   
56.
57.
北宋初年许洞编纂的《虎钤经》是一部兵学著作,内容性质较为多元,与我国传统的方技术数之学密切相关,其第十卷中有丰富的涉医资料,属于军事医学范畴。虽然从编纂体例上看,这部分内容并不完备,但其融医术于兵学的首创之功值得肯定与重视。  相似文献   
58.
中国虎故事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虎故事可分为斗虎型、化身型、义虎型和其他类型四大类。文章阐述了虎故事在中国的分布特征.认为中国虎故事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展示了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及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并对后世的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起到了借鉴作用.还具有审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59.
《为吏之道》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独具特色的简牍作品,具有诸家融合的鲜明倾向,但地位各自不同,简略概括为:法家的一断于法基调,儒家的谨己亲民色彩,道家的处柔防反思想。《为吏之道》和战国时期的一系列作品相似,具有综合诸家、集聚众说的共性,但立足点是法家思想。与秦国至秦朝初年的法家比较,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因此,它总体上折射出秦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脉络。  相似文献   
60.
本文概述战国时期的择吉民俗,并对其所反映的历史学、文化学的内涵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