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560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破除物理时空壁垒,促进城际分工协作,深刻重塑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地理格局,加速城市群空间体系由传统规模等级秩序向新时期均衡化发展模式演变。同时,城市群内多重要素流的交互联系推动形成网络化空间结构,有效提升整体网络外部性,进一步强化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提升的赋能表现。因此,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流空间视角下城市群各类联系流网络的调节效应,包括交通信息网络、传统要素网络和创新要素网络。在理论框架指导下,文章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样本,建立多源数据库,测算各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以及基于三种联系流的网络外部性,总结特征事实,开展实证检验。基于特征事实的分析表明:我国19个城市群的数字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形成相对梯度发展格局;大部分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提升,个别城市群呈现极化发展态势;各城市群均形成一定的网络型空间结构,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差距。基于实证检验的分析表明: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直接提升其空间体系的均衡化程度,工具变量回归和核心解释变量替换后的结果保持稳健;现阶段城市群内物的流动相比于人的流动更有利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均衡化,第三产业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城市群空间极化发展;城市群内交通信息网络、传统要素网络、创新要素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的赋能表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直接效应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但调节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异质性。文章首次建立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发展的理论机制框架,并通过特征事实阐释、实证检验分析等方法加以论证,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变革方向与优化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对促进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即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特性重塑城市群经济地理格局,加速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的城市群空间体系,为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整体协同性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52.
953.
流式生存数据是一个随时间延续而无限增长的动态生存数据集合,由于数据集以流的形式不断高速到达,一旦当前批次的数据到来,经过快速处理后就要被释放,不能继续保留在内存中。基于右删失流式生存数据来解析协变量与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时,加速失效时间模型(AFT模型)是常被使用的模型之一。文章基于带流数据集的AFT模型,通过泰勒展开构造一个Working估计方程,提出可再生估计,该估计仅依赖历史批数据集的汇总统计量和当前批数据集,有效避免了计算机对历史批数据存储带来的压力。模拟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基于带流数据集的AFT模型提出的可再生估计方法在有限样本中的运行性能较好,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54.
成本管理粗放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的重要问题,非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不健全的责任管理及其激励机制、人工化的支持手段等是阻碍解决上述问题的症结.从责任成本的角度探讨了实现企业集约化管理的途径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加强成本与责任之间、责任与作业单元之间关系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支持动态成本控制,实现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化.提出了成本责任流及其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作为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并重的集成动态管理手段,是解决企业成本管理粗放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55.
利用振动分析、减振理论对离心式选粉机及其厂房系统进行主要振动方向的力学模型简化、建立运动微分方程、求出固有频率、稳态解及幅频响应,得出适宜工作区域,为离心式选粉机及其基础设计提供减振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中专院校的必修课程,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层层迭起。教师在不断教育教学思考、改革、实践中提升课堂吸引力,让学生在“心流”中体验轻松愉快并能投入思考讨论分享,把课堂上的内容融化入自己的内在,通过课堂全面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57.
活动拖期通过资源流网络的传递会严重影响项目的净现值收益。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在确定性环境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SA)构建了Max-NPV(Maximize the Net Present Value)非鲁棒性基准调度计划,然后考虑到活动工期的不确定性,设计了MEPC(Minimize Expected Penalty Cost)资源流网络优化算法,通过鲁棒性资源分配实现净现值期望惩罚成本最小化。大规模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活动工期低、中、高三种不确定性程度下,相对于采用随机资源分配算法(SA+RRAS)构建的非鲁棒性调度计划,SA+MEPC算法构建的鲁棒性调度计划在项目净现值实际收益、调度计划的“解”鲁棒性和“质”鲁棒性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结果,并且应对活动拖期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相似文献   
958.
959.
李青 《管理科学》2022,25(2):116-126
不依赖固定站点而更具有灵活性的浮动汽车共享(free-floating car-sharing, FFC)模式逐渐受到关注.为了评估该新兴出行方式在多模式交通系统中的影响力,基于融合浮动共享汽车的多状态超网络模型,提出了考虑共享汽车预约需求的动态活动-出行配流模型,刻画了预约/未预约共享汽车的需求与共享汽车供给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另外,模型综合考虑了出行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行为以及出行者在活动-出行选择集、时间与金钱价值方面的异质性.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浮动共享汽车在交通系统中的影响力受到其分布、规模与价格等供给因素以及出行者有限理性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0.
开放式创新盛行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产业创新网络应对"创造性毁灭"的能力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针对产业创新网络结果研究中动态中观层面的缺失,本研究聚焦整体网视角下技术群体的成员变动影响产业创新网络抗毁性的多层级作用关系,分析技术群体耦合的中介作用和群间技术异质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新能源产业主要技术领域的138个专利引用网络为研究对象,执行网络拓扑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群体耦合在技术群体成员变动与产业创新网络抗毁性的关系中起非线性中介作用,群间技术异质性正向调节中介作用的前半段路径。本研究拓展了技术群体的动态属性研究及其与产业创新网络抗毁性的跨层级关系研究,深化了技术群体成员变动如何影响产业创新网络抗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揭示了技术群体微观成员变动影响更高层次网络结果的作用机制,对产业政策部门如何构建抗毁性较高的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