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南唐翰林学士徐铉学识渊博,口才绝佳,是天下一等一的辩才,曾经把宋太祖赵匡胤和大宋的文武百官说得哑口无言. 南唐晚期, 后主李煜派遣徐铉出使宋朝进行谈判,谋求和平.宋朝的满朝文武知道他的厉害, 故十分紧张,商量如何对付这个"徐铁嘴".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就向太祖赵匡胤请示. 然而,赵匡胤却非常放松,胸有成竹. 他说:"你们先退下,我自有妙计. "  相似文献   
32.
西蜀词与南唐词都具有晚唐五代词风共同的时代特征,即绮艳婉丽。但因二者所处的地域不同,从而形成了西蜀词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差异。西蜀词的地域风格浓艳绵密,崇尚的是温庭筠的词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清丽疏淡,崇尚的是韦庄的词风。南唐词风对北宋前期的词坛创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3.
南唐设立枢密使,其枢密院也有相应的建制,从而使枢密制度进一步完善.南唐枢密使完全由外官充任,并基本上委任文臣,这和南唐崇文抑武政策是相一致的.枢密使权力的大小与皇帝控制朝政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在先主李昪时期,枢密使权力较小,但在元宗、后主时期,枢密使权力逐渐上升,主管军事的职能也渐趋明确固定.为了牵制枢密使,元宗、后主时期又设立多重学士、承旨机构,以分解枢密使日渐膨胀的权力.  相似文献   
34.
公元975年,宋朝军队攻破南唐京城金陵,南唐国主李煜“肉袒而降”。次年正月,李煜及随从近千人被押往宋都汴京。  相似文献   
35.
南唐三代君主均崇尚道教,兴本国崇道之风。南唐诗人的崇道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诗歌创作,从而有大量的游仙诗涌现。南唐的隐逸诗人与仕宦诗人大多师宗贾岛,这两类诗人的苦吟求工、雕琢字句的创作风格及单调的主题取向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隐逸者之诗具有清幽淡远、飘逸瘦硬的诗格,而仕宦者之诗则显惆怅低靡、卑弱没落。  相似文献   
36.
后周显德二年至显德五年的对南唐战争,是五代末期后周统一全国战争中的重要一环。此战是后周为夺取南唐淮南十四州而发动的,主要的战役共有三次,即正阳、清淮之战;扬、泰之战和寿州之战。本文对淮南之战作了详细介绍,并加以述详。  相似文献   
37.
五代十国时期,各割据政权之间形成了以中原和江淮为核心的两大对立集团,互相对抗、牵制并出现多次征伐战争。南唐(杨吴)与中原政权之间的战争历经与后梁、后周和北宋3个主要的阶段。了解战争阶段形势及其战争特点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南唐的历史地位,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大势。  相似文献   
38.
本文考以唐宋史传所载、诗话笔记、别集总集及有关资料 ,仿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体例 ,首次对南唐士人科举及第及知贡举情况 ,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 ,它可说是对《登科记考》的补充  相似文献   
39.
晚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的时期 ,中华文明经历着严重的危机。十国之一的南唐却在这时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推向又一个新的发展高峰。自此之后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再只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国家财政的支柱 ,而且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地 ,人文荟萃 ,精英辈出 ,对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并且与日俱增。作为南唐国的创建者李 ,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对此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为当时平民百姓所肯定的“好皇帝”。站在历史的高度看 ,李及其建立的南唐在挽救、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中做出了自己时代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0.
葛剑雄 《领导文萃》2008,(17):71-7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三月,前南唐国主、三年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的李煜在开封一座住宅里结束了他42岁的生命。李煜留下了倾诉亡国哀怨的千古名篇。也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相传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尽管他死后被赠太师,追封为吴王,皇帝还为他“废朝三日”(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