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8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67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4709篇
社会学   46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作为文本符号的"海子",是90年代诗歌重要文学符号之一。海子的诗学价值与范式意义影响了90年代以来的当代诗歌创作,具有标杆性的影响与研究价值,其精神背景对当代文化、信仰重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海德格尔对梵高油画《鞋》的描述曾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往的论者虽然指出了海德格尔描述的“农鞋”存在史实谬误,却没有更多解释海德格尔为什么认为它是一双“农妇”的鞋子。该文认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继承了西方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真理与“光”的传统。《艺术作品的本源》实际是围绕着艺术与太阳的关系而展开的,农妇是用来指称太阳,太阳赐予我们光与热,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是文艺与诗歌之神,海德格尔通过深情的描述,实际上是对太阳辛劳工作的赞美与感恩。夏皮罗、德里达等人的批评,是由于他们对海德格尔真理观的误读所造成。  相似文献   
993.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大儒,孙奇逢的诗作不仅明确地体现出理学家之诗的鲜明特色,而且深刻地表现了鼎革之时知识分子阶层的心态变化.因此,其诗作对于研究理学家的诗歌和探讨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心态都极具认知价值.孙奇逢与清初中州诗坛渊源颇深,许多中州诗人在其门下执贽受业,他对中州诗人的理学教化,对清初中州诗歌趋向于雅正深醇实际上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象似性的研究始于符号学,但随着学者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它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中,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迄今为止,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较为集中于句法层面,实际上象似性也广泛存在于语篇层面。在此以戴望舒的《雨巷》及唐书哲和徐文东共译的英译本《雨巷》为语料,拟从映像象似、拟象象似、隐喻象似三个方面来研究英汉诗歌中象似性的异同以及象似性理论对英汉诗歌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5.
阳静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42-144
苏时学的诗作题材宽泛 ,涉及面广。在诗歌艺术形式方面 ,苏时学积极借鉴前人经验 ,努力实践 ,融会贯通 ,最终形成自己的诗歌艺术风格。从艺术特色角度对其诗集《宝墨楼诗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为汉学西渐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歌和汉诗英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诗歌美学与唐诗美学所体现的现代诗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美学的互通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佛教在形式、内容、题材、意境等方面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十分深远,许多优秀古典诗歌正是在这些方面体现了佛教佛理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邓立勋 《船山学刊》2004,(4):135-137
作为诗风"尚怪"之唐王朝元和时代成就杰出的诗人之一,贾岛不但以他独特的清幽寂苦之艺术风格卓立于当日诗坛,而且对唐末清苦诗风极有影响.因此,本文拟对贾岛诗风的成因及其在唐末诗人中的影响作初步的探索,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99.
邱锋 《社会科学战线》2024,(2):12-23+281
在周代的礼乐文化中,诗歌、乐舞共同组成了保留、传播族群历史记忆的立体空间。雅乐概念的衍变标识着现实与历史的关联,其具体内涵展现了由仪式乐舞所建构的线性历史框架。其中的《大武》不仅是对周初历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表达,更揭示了仪式性活动与早期历史叙事的关联。周代乐师的“讽诵诗、奠世系”具有记忆族群世系、建构文化认同以及融合古今历史、填补记忆缺口的功能。随着礼乐制度崩坏,以及乐师主导的仪式性记忆模式向史官主导的文字性记忆模式的转变,原先附着于礼乐机制上的《诗》的乐义为后来孔子创作《春秋》所吸纳,这便是孟子所言“《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内涵。借助理解仪式性记忆与文字性记忆在早期文化发展中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看待此后学术发展中“口述”和“书写”两种知识传播途径,以及经学阐释在“重义”和“重事”上的两种偏好。  相似文献   
1000.
在全球化背景与对世界文学的倡导下,本着中国朦胧诗歌在中国诗歌史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特将与朦胧诗时间发展较为吻合 的英语后现代主义诗歌,尤其是美国该阶段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以求从中去探求东西方文化,特别是诗歌在政治、经济等因素影 响下,在诗人诗歌创作思想中起到的作用,从而以此来判断二者在东西方文学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世界文学是站在一个更高 的平台来研究人类文学创作所带来的精神财富,站在具体的东西方文学的比较角度中去看待,也是跨文化视野下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