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9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372.
像许多艺术家一样,英国老汉阿瑟·埃利斯用画笔展现自己身边的事物。实际上,他是个盲人,完全靠幻觉作画。埃利斯现年66岁,美术专业毕业,先前在印刷行业就职,业余时间喜欢画肖像画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2006年,他患上细菌性脑膜炎,令视神经受损,彻底失明。  相似文献   
37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予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刚刚发展的我国民族工商业严重打击,加以军阀混战,致使人民“所受痛苦,较之战时尤甚。”孙中山认识到,除反对列强侵略外,还要实现近代化建设,发展实业,才能改变这种局面。他深刻地指出:“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  相似文献   
374.
公元13世纪,雕刻印刷术传入藏区之后,藏区各地陆续建起了印经院,并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大规模地刊刻印刷,为藏文文献的保存和藏族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印经院大量印制经书,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推广了知识、普及了教育。同时,使得藏文书籍形式统一、版面标准化、字体固定、校勘仔细并推动了以五明分类为准则准确地概括了藏文文献的学科管理,留传后世,对藏族文化遗产的保存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5.
“木书业”即雕版印刷业。民国时期,由于成都有雕版印刷的传统,加之社会对雕版印刷书籍的需求,以及雕版印刷比机械印刷成本低廉、简便灵活等原因,使成都的“木书业”久盛不衰,在当地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成都“木书业”虽然数量遥遥领先,但多系资金薄弱的小型店,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成都“木书业”出版了内容包罗万象的各种书籍,为便利民众生活,保存古籍,传播四川的近代文化,支持私塾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76.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代中国曾掀起文学阅读的高潮,但从1990年代始,文学阅读则进入一个缓慢的衰退期,新世纪以来,其衰退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文学阅读式微的过程中,新媒介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因文字转换成图像,接受者的感知结构得以重塑;因读屏代替了读书,阅读过程的沉思冥想无法启动。同时,新媒介还破坏了孤独的阅读状态,削平了接受的深度模式。从媒介文化角度看,文学阅读的式微是印刷文化遭到视觉文化重创后的结果,但由于新一代人已生活在视觉文化的环境中,他们游离于文学阅读将变得在所难免。此种阅读状况既会影响文学生产也会波及文学研究。而守护文学阅读并抵制新媒介的人,其私人记忆、感知结构甚至身体习惯恰恰是被印刷文化建构而成的。因此,游离或守护文学阅读的背后,其实隐含的是一种媒介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377.
《学术月刊》2015,(2):2
跨越中西文化的艺术之旅,一代美学宗师的传世经典34年口碑相传,43次印刷发行,畅销逾40万册全彩印刷,插图150余幅,图文并茂全新版式,典雅美观,适于阅读布面精装,装帧考究,印制精良《美学散步》(插图典藏本)宗白华著定价:128元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全书文辞典雅,富于诗情画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每一位为俗务所  相似文献   
378.
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第4次印刷出版的《美学是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是一本普及人文科学,提升人文价值,塑造民族精神的好书。该书用简洁而丰富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手法,清晰地畅谈了中西美学问题,将读者一步步带入到了深邃、优美的美学空间,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课题,也让读者逐渐窥测到美学的真谛,且能指导读者从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文学、艺术中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更好分析、把握  相似文献   
379.
波兰亚盖隆大学所藏《甘珠尔》源于德国人尤金·庞德。他于1881-1888年间在北京收集了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运回柏林。二战期间,《甘珠尔》等文物被运到波兰克拉科夫,藏于亚盖隆大学图书馆,至今少人问津。这部《甘珠尔》有108帙,每册均有永乐皇帝所制序言,包括了不同时期的印本。这个版本的《甘珠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量极少,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80.
女性吸纸烟是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的一幅独特社会图景.自1900年至1949年,女性吸烟者大多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大城市中,由妓女率先作为吸烟的"摩登女性",之后家庭主妇、职业妇女甚至女学生等也加入了吸纸烟的阵营.这一时期社会上针对女性戒吸纸烟运动的言论层出不穷,其主题随着社会历史背景产生变化,但这些言论并未产生明显效果,女性吸纸烟依然是一个流行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清代女性吸烟传统的延续、西方女性影响以及印刷媒体和商品观念的引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