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8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1662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227篇
人才学   311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3252篇
理论方法论   751篇
综合类   5447篇
社会学   1192篇
统计学   183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124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984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和谐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实效,但是,针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和谐教育理念和模式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明显不足.文章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视角,从和谐教育质的规定性出发,指出了和谐教育在高等学校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和谐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实现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82.
姬志闯 《理论界》2008,(2):116-117
基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旨趣的环境伦理的话语建构,在旨趣和自身存在合理性上的悖论性伦理拓展结果,却宣告了两次语境逃离的失败,并预示了语境的彻底重建。本文旨在通过对伦理的现象学还原,揭示其近代伦理语境根源的的无根性及环境伦理自身关怀的生活意义,从而为环境伦理的话语重建提供本真依据,并在实用主义视阈中,勾画环境伦理话语重建的应然路径和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83.
浅议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引发了许多经济方面的理论探索,公司治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思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有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近20年来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在西方范式影响下,跟风所谓国际学术前沿,造成在学术体制内自娱自乐而在现实中毫无成果的现状,从而走入"向外看"和"向后看"的误区.中国经济伦理研究要凸现中国意识,注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中效率和公平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问题,实现中国经济伦理研究"向内看"和"向前看"的转向,应从逻辑定位、价值取向、实践本体思维视角寻求解决中国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85.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从人类学意义上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次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次,从研究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认为地域文化研究应当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文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既要涉及文化学的方法,又要借助地理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86.
根据有关网络技术和具体的实验,提出一种以太网光桥的实现方案,并对光桥的几个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7.
韩怡宁 《天府新论》2006,(Z1):28-29
农村文化建设创新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农村文化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  相似文献   
88.
经济转轨期农村经营模式:路径、绩效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土地难以流转、经营规模太小、市场联系面窄、抵抗风险能力弱、农业资本投资不足、土地使用效率低等。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创新经营模式,下一步应该把突破口放在以产权清晰为基础的统一经营上,建立农村家庭、涉农企业、集体和政府利益协同的产业链,把重点放在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以企业为龙头,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9.
哲学理解的生成,是由生成方法、生成路径和生成判据三个步骤来完成的。具体地说:在理解生成的方法中,并存着演绎法、归纳法、目的法三种方法,而目的法是生成理解的根本方法,因为生成理解就在于揭示目的;在理解生成的路径中,如果采用目的方法,则要解决理解的层面性和客观性问题,因为层面性和客观性牵涉到生成某一具体理解的最佳途径;在理解生成的判据中,某一具体理解的生成,其判据就是信念的确立,因为正是信念才构成个人与现实之间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90.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江、浙两地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样存在着交叉。如吴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与浙江温州、绍兴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江、浙两地的产业集群定性为某一模式只是从产业集群整体的主要特征去概括与提练,江苏与浙江产业集群比较研究主要是从江、浙两地产业集群的主导方面去比较。一、江、浙产业集群的形成轨迹不同(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轨迹。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乡镇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