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20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六十年代中期发生的社会指标运动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评价模式。分析社会指标运动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使中国社会在改革中协调发展。本文将系统分析、评述社会指标运动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3.
日语教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个时代。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工作在日语教学上的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去探究,先后出现了“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这几种教学法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它们各有所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原则及其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培养目标,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辞》,因其自相矛盾的内容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了对其创作年代与作者的众多争论。文章从历史背景与文化思想两个方面入手,确认它的成诗时代应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  相似文献   
1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企业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一场声势浩大的加强企业管理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拉开了企业管理不断提升发展的序幕。从1982年起至今,企业管理工作已走过了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巨大的飞跃,推动了企业蓬勃发展,也使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1982年以来的企业管理三十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十年"。第一阶段:1982~1991年。这是在国家和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后拨乱反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不可能简单地因为美国、日本政府施压而对其外汇政策作出调整。目前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内部因素的变化可能会促成中国政府下决心调整汇率:其一,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利润由于各种成本的上涨遭到很大的削弱,国际原材料在过去一年中上涨43%,而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不到2%,国际原材料上涨的负担几乎全部由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承担。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各国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猛烈、而通货膨胀却并未出现明显上升的原因。尽管中国出口商成本上涨,却并无能力将加高的成本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  相似文献   
107.
回智光 《理论界》2010,(1):199-200,133
本文从中日商贸的历史背景和中日商贸关系的发展,分析了中日商贸中出现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8.
元代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篇章,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以及草原游牧民俗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加之数量的稀少,仅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使之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本文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纹样特征,试图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9.
东汉初期赵晔的《吴越春秋》,介于史传和小说之间,故事情节的离奇与人物行为的侠义,构成全书浓重的传奇性。就其成因来看,则主要是与作者所生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0.
一、问题的提出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王朝后,项羽以盟主身份压服刘邦等人,封立随他入关的主要将领和秦的重要降将及刘邦等明人为王,它就是项羽“分封十八王”。它是项羽政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这一措施,史学界一般持否定的评价,并认为它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如:张传查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史纲》就说:“项羽虽在反秦斗争中立有大功,但在秦亡以后,他已成为旧贵族复辟势力的代表,搞分裂割据,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小南开大学历史系编的(中国古代史)也说:“当农民革命高潮一过,主要敌人已消灭,那些夹在反秦队伍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