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53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943篇
理论方法论   178篇
综合类   2151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自我"问题是哲学史上的老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语言转向"的大背景下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推进。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自我是界限主体或形而上学主体,同时,"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唯我论与实在论是一致的。中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在自我问题上受到表面形式的相似性的诱惑而导致各种哲学疑惑,需要通过对语言日常用法的分析来得到澄清。维特根斯坦前期和中后期自我思想所持有的是一种反客体主义的思路,即指出自我不是经验对象,而忽视这一点正是哲学家们讨论自我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所在。  相似文献   
102.
无论在开始追索与试探的"秩序的生长"的早期,还是后来致力于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亲身实践中,身兼诗人、批评家于一身的叶维廉,在其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始终暗涌着追索人类元古诗性精神的心理诉求和精神旨归。这条暗涌的精神纽带使他与庄子美学发生了心灵上的感应,将关注点放在物我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策略上,并推展至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使其对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之"现代"具有了反现代的意涵,成为与20世纪欧美反现代文化思潮的汇通点。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于两种"历史书写"的相对区分,本文尝试在人类实践的复杂过程中,来窥探在"前人活动"与"后人书写"间的微妙裂缝。如果说,所谓"历史二"代表了后人想要涂抹出历史"连续性"的努力,并且由此代表了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话语力,那么,所谓"历史一"则代表了前人所顽强留下的史料遗迹,而且它作为一种"反权力"还在不断地挑战既有的史学话语。围绕着"历史一"与"历史二"之间复杂而吊诡的关系,可以看到历史学在当今所遭遇的危险与机遇。  相似文献   
104.
韩海 《中外书摘》2014,(6):45-48
最近,一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内容是某些名人在江西芦溪县拜访一位叫王林的“气功大师”。这些名人的拜访使得这个所谓的“大师”很快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和打假专业户方舟子在微博上直斥其为骗子。于是,在一场围绕着真假大师的激辩中,有关王林的更多信息被网友们迅速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05.
加拿大高校的文化多样性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有两大社会力量推动了这一变化趋势:一是移民,二是国际学生的增加。移民和国际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丰富了教育的文化环境。为了实现一种全纳的教育,人们有道德和教育上的责任来包容这些差异和多样性并将之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与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多样性朝夕相处时,我们仍然遇到了很多挑战,例如,"色盲(colourblind)"和"差异即缺陷(difference as deficit)"的观点仍然存在,部分原因就在于对多样化的知识缺乏以及缺少必要的应对准备。希望通过考察培育高校文化多样性的三种常用模式来弥补这一不足。这三种模式分别是:跨文化教育模式、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反种族主义教育模式。期望该研究对于多样化现象盛行的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社区所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6.
张芸 《东方论坛》2016,(1):33-4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语区家乡文学(Heimatliteratur)的主题是讴歌“乡村”“土地”“田园”“家乡”“血统”等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同时对以大都市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进行猛烈抨击,对理性主义、现代主义等思潮进行强烈质疑.家乡文学的思想倾向十分保守,甚至有一定的反智主义倾向,展现了德国社会思潮从民族主义向种族主义过渡时期的一种文学形态.在文学趣味和风格上成为纳粹第三帝国时期血统与土地文学(Blut-undBodenliteratur)的前驱.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讨论机会的两个非主要特征,不活动惯性及回溯性悲观,解释了人人都期待的机会也具有其不受欢迎的阴暗面。不论是放弃还是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得到利用的机会都会消极地影响我们对后续机会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8.
看过美国影片《修女也疯狂》的人都记得片中这么一个镜头——穿着修女长袍的女主人公疯狂地跳霹雳舞。这种不合时宜的举止颇为吸引观众的眼球,我们之所以热衷于看到这样不和谐但又难以抗拒的形象,正是因为其本不该出现,而我们的内心都希望它出现。  相似文献   
109.
在反本质主义论争中,多元论的出场具有明显的调停意味。多元论的知识原则在于对话和承认,其目的在于超越建构论和本质论。多元论所面临的问题是后现代语境下"多"的危机。这一危机的缓解有赖于知识主体之间、知识主体和知识对象之间、多元个体的差异性知识和作为整体范畴的学科知识之间良性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0.
徐志国 《理论界》2012,(2):69-72
在理查德·罗蒂看来,主流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是基础主义的,主张人类有着固定的人性,对自由的追求可以找到某种客观的知识根据。他从后现代的知识视域出发,深入地批判了主流自由主义的这种基础主义哲学,并在反基础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为自由主义政治辩护。罗蒂主张一种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将那些希望减少人类社会"残酷"和"痛苦"的人看成是自由主义者。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想象力及情感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的英雄不是哲学家,而是强健诗人与革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