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8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547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98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879篇
理论方法论   407篇
综合类   4659篇
社会学   311篇
统计学   91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909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安文军 《兰州学刊》2008,(11):181-184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学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较多的两大学术焦点,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网络文学的关系,并从去中心与自由、平面化与游戏、复制性与互文、消费性与狂欢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02.
什么是文明转型?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1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尤其是铁器的普及,使小农农耕生产组织方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3.
孝是先秦儒家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思想观念之一,到<白虎通义>已经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规范.但关于孝的讨论,从孔孟经荀子、董仲舒到<白虎通义>,无论在孝的源由、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儒学理论自身矛盾的发展,也有皇权意识的制约与渗透.孝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儒家思想上的观念如何转化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04.
从多学科的角度对艺术进行思考得到艺术的日常性之于艺术的重要地位。现代主义艺术强调的是“形”,后现代主义艺术看重的是“态”,现代艺术对艺术发展的突出贡献是视觉形式的拓展,后现代艺术却是以反艺术的面貌把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感觉状态。  相似文献   
105.
人的成长是各种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成才的瓶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是人们对大学生、大学及大学后的生活的非理性预期.非理性预期给大学生活带来高风险,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破解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良方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有助于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06.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是按照会计分期假设,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为平衡各会计期间的损益,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而设置的。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明确并提高了权责发生制的地位,但却规定不再使用“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原来在这两个科目核算的经济业务,分散于其他账户核算。新准则取消这两个科目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城市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程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 《学术研究》2008,(4):64-70
本文对2005年的"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第一期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近30年来中国在城市的教育分布上的平等程度呈现出倒U形演变趋势,教育年数分布的散布程度先是逐渐扩大,而后又逐渐缩小.但是在教育分配层面上中国城市教育的不平等程度并未减少,相反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在"上大学"这一教育机会分配上,经济资本转化的逻辑逐渐增强,而家庭文化资本传递的逻辑保持基本稳定,近十年来甚至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在"上高中"这一教育机会分配上,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重点"与"非重点"的分轨过程中,而在城市中未能上高中的子女日益集中于那些文化资本缺乏的家庭中.  相似文献   
108.
"经济伦理学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也就是"经济伦理学与<资本论>",这个议题以往很少有人涉及.我国学术界的经济伦理学研究起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概念术语大都来源于西方经济伦理学,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似乎在经济伦理学研究的视阈之外.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的逻辑分支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论叙述方式。普通逻辑分支中的基本规律理论是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逻辑基础学科理论 ,引入人工语言的符号公式后反倒出现与规律的自然语言叙述不协调甚至矛盾的情况。同一律的公式 (A→ A)与此规律的内容表述并不一致 ;不矛盾律的形式化公式 (A∧ A)也是不全面的 ,因为它漏掉了对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思想同真情况的排除 ;排中律的形式化公式 (A∨ A)也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没有涵盖排中律对于下反对关系的应用。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述已经满足了理论的明确性 ,而对它们再予以形式化的公式刻画反而弄巧成拙。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不需要形式化  相似文献   
110.
情态动词否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lmer认为在英语语法中 ,最难描写的莫过于情态助动词系统 (Palmer,1 979:preface)。情态动词之所以纷繁复杂、难以描写是因为它们在各种英语文体中使用频率极高 ,并且表达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其否定形式及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依据Palmer对三类情态动词(推测性、义务性、原动性 )和两种情态级别 (可能级、必定级 )的划分 ,对情态动词的否定范围及语义进行分类分级研究 ;同时 ,鉴于可能级和必定级情态动词否定之间的语义约同现象 ,对逻辑等式Not -possible =Necessary -not;Not -necessary=Possible -not在情态动词句式中的操作规律加以探讨 ,结果表明该等式为解释情态动词否定形式间的互补现象提供了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