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746篇
劳动科学   140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27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1019篇
理论方法论   304篇
综合类   2051篇
社会学   574篇
统计学   12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价值观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 ,关键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可能地发挥人的有效技能。而价值观因素是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本因素。本文从社会、群体、个体三个层次 ,分析了价值观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 ,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确立的各个层次的价值观 ,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凭借人类的力量完全可以改造、驯化自然为我所用,一切环境问题皆可以依赖各种手段加以解决。二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它将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否认人类凌驾于自然的特权,于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而主张,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和驳斥,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大论战,至今没有结束。如果能从建设性的角度分析环境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陈宏德 《老友》2008,(10):21-2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告诫自己说:"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华老讲的这16个字,对我们离退休老年朋友如何安排好晚年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老年人的群体里有这样一种人:年龄老,心态比  相似文献   
44.
界定了和谐大学生群体的定义,针对高校学生理想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文化与理念,以及师生教与学的关系等四方面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探讨了塑造高校大学生和谐群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以人为本"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课外体育活动同样也将受到这一发展现的引领.针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非正式体育群体的表现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体育群体主要表现为竞技型、健身型、娱乐型和社交型四种形式,并呈现出自发性、内部活动一致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当代老年》作为全省唯一的老干部工作期刊,彰显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工作和老年群体服务的宗旨.,形成了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独具特色的办刊风格,已成为宣传中央、省委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交流老干部工作经验,总结老同志发挥作用先进典型的窗口,成为老干部学习政策理论,宣传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教材,  相似文献   
47.
良好的社会心态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心理资源。在社会转型时期,由收入差距扩大引起的不公平感和社会生活中的焦虑感,使低收入群体遭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层困扰,并产生政治上的冷漠心态和信仰上的迷茫,为此,需要在社会意识领域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更要在社会存在领域做好良好社会心态的强本固基工作。  相似文献   
48.
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在群体中进行的,社团群体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丰富和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感染对学生心理成熟及人格整体的和谐发展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由于具有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优点而为广大外语教学者广泛采用.但是,小组作为一个群体,其个体包含不同的变量,在活动过程中这些变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群体动力学研究的正是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整个群体及各个体所产生的能量.为了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群体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