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721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41.
两晋诗歌创作分别与各自时代风尚有密切联系,西晋尚悲,东晋崇乐。前者是因传统价值失落而带来的集体心灵失落,从而形成从精神情绪到肉体物质的放纵,后者则是找到了心灵皈依之后的释然与自适。这是士人重寻自我的心理成长过程,从而也成就了诗歌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2.
文章对《释名》中的20例同字为训从语音变异、语义差别、词性异同、语义关系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释名》中的同字为训是同字异词现象,其训释是成立的;并进而指出,同字为训在同源系联中有可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潮流对文学的渗透,西方社会的各种文学创作与批评方法蜂拥而出,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五四时期自由、多元的文学格局.文论建构逐渐从文本"外部"走向"内部",逐渐打破以往文学研究中政治化视阈的界定,文学审美论取代了意识形态论和认识论等饱含政治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回到文学自身,文学的本体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一转型中,尽管学界对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在接受中根据具体语境有所变异,但其对当代中国文论建构的意义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4.
正如在不同语境中说同样一句话会有不同的含义一样,同一规则在不同案件中适用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将明文规则适用于某些疑难案件,可能导致该规则成为一个与其字面含义完全不同的新规则,这就是规则变异现象.法官援引的明文规则掩盖了真正起作用的新规则,这说明,无论是否实行判例制度,法官"造法"都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必须依据更高的规则--原则.  相似文献   
45.
史慧媛 《学术交流》2012,(4):164-167
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考察哈尔滨方言中"哈"的主要变式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语言背景及使用场合等方面的不同分布,并就这些变量对"哈"的读音变式影响做以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的阴平与上声变式仍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共存,并且各有其使用语域与价值;"哈"的上声变式短时间内不会消弭,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广泛地使用,在一定的语域之中甚至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心理因素为:母语方言情结、言语习惯定式、强势方言效应和从俗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46.
法国著名学者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教授提出"间距"的概念,试图重建自我与他者之间对话和交流的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打开中西对话可能的方式,"间距"概念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中西二元对立思维,强调对话者的独立姿态,这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探索具有启发意义。由笔者提出的"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理论,肯定了异质文明间比较的合法性。"间距观"与比较文学"变异学"有着相近的立场,"和而不同"的同时又能"和实生物",在对待差异性问题上两者皆发现了打开东西方文化对话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47.
角色变异:网络传播挑战“把关人”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末期兴起的网络传播,使大众传播的“把关人”权利受到严峻挑战。“把关人”已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与控制信息向多元角色转换,成为集传播与接受、调整与变革为一体的新型网络信息调控。网络传播“把关人”的角色定位,是21世纪新闻传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8.
哲学与文学的交融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异化"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哲学和文学的交汇点."异化"不仅成为现代派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而且对现代派小说的审美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语言随社会共变,而词汇反映社会的变动最敏感.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第三阶段十年"文革"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十年"文革"给语言造成的冲击既猛烈又彻底,然而也最短暂.歌曲属于文化的范畴.在那场以"大革文化命"为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文化大革命"中,歌曲照例被打上了特殊时代的烙印.本文主要以<战地新歌>的歌词为例,讨论"文革"时期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50.
汉译西方文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西方文论作为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被遮蔽在笼统的"西方文论"概念中,长期被忽视而未能得到系统清理.经过近百年发展,提出"汉译西方文论"概念并加以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概念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将会唤起对汉译西方文论自身价值和独立品格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将有可能引发我国文艺理论总体格局的某种变动,成为推动我国文艺理论体系创新和发展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