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7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606篇
劳动科学   124篇
民族学   541篇
人才学   343篇
人口学   127篇
丛书文集   3423篇
理论方法论   590篇
综合类   6675篇
社会学   1201篇
统计学   24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866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245篇
  2007年   1000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韩城地区进行了为期60天的调查,发现山庄子的兴衰在古代韩城地区农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对此进行描述和分析,对于当今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变迁过程说明,人地矛盾是促使宗族剩余劳动力进入山区经营山庄子的根本动力,同时,又在一定政策的鼓励之下,步入了其繁荣发展期,从而成为当地农业的一个有效补充形式。但是大量人口的过度进入,却破坏了山区的生态平衡,导致气候改变,林地、草地锐减以及土地产出下降,从而使山庄子的发展陷于停滞,无可奈何地步入了衰退期。  相似文献   
132.
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3.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以探讨,兼具学术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价值。  相似文献   
134.
A320系列飞机是由欧洲空客公司生产的单通道客运飞机,采用目前单通道飞机可用的最现代化的完善电传操纵技术,一直广受各大航空公司的好评。但自A320系列飞机投入运营以来,飞机机身的抖动问题一直困扰着航空公司,空客也花大力气研究并解决该问题。但目前飞机机身抖动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其中常见的抖动现象及常用的排故方法,以避免在排除此类故障时再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5.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国家中与中原抗衡的中坚力量, 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统治者施行保境息民政策、实施阻断北方割据势力南渐的策略 以及唐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等,是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与邻邦之间的 长期战争、小生产模式下沉重的封建剥削和日益激化的派系斗争,则使南唐的经济发展仍未 达到理想的水平。探索南唐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相对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6.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结构、谈话话题等方面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和风格,并挖掘出其形成的原因,最后对女性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7.
本简要归纳了“成都大学”在20世纪近80年代变迁历程中的三起三落,分析了制约这些起落的时代背景,揭示了成都大学沉浮起落与国家发展变化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38.
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士庶天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宋、齐两代士庶之间的公事、私事往来与通婚等方面情况的分析,认为宋、齐两代士庶之间已经开始往来、通婚。其原因有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通常用来证明士庶不往来共坐的七个例子,认为其中大部分并不适用于证成士庶分别。文章的结论是:宋、齐两代士庶之界限正逐渐趋向于模糊、淡化。  相似文献   
139.
居民构成变动频繁复杂是湖南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湖南古代居民变迁可以分为“苗越归楚”、“蛮族演化和北人入湘”、“赣人入湘及湘人西迁”三个阶段。湖南古代居民变迁的这种阶段性特征有利于我们去寻求、理解湖南古代居民变迁的各种因素及其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0.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处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