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2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管理学   1208篇
劳动科学   224篇
民族学   257篇
人才学   231篇
人口学   75篇
丛书文集   3207篇
理论方法论   602篇
综合类   7743篇
社会学   1264篇
统计学   48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250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145篇
  2009年   1027篇
  2008年   1358篇
  2007年   992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一时间永远凝固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正走在从县政府回民政局的路上,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大地疯狂摇晃起来,他被摔在了地上,眼前一片黑暗。  相似文献   
52.
PERT网络活动时间参数估计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RT网络计划技术及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求解PERT网络计划方法在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与控制中虽已广泛应用,但仍存在着不足。本文基于PERT网络分布的假设,阐述了常规三时估计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并采用限定概率三时估计法及拟合方差最小模型,分别对常规三时估计方法及常规!分布函数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实例证实,限定概率三时估计法能统一网络活动时间估计标准,提高估计精度;拟合方差最小模型能提高分布函数确定精度。  相似文献   
53.
搞好人口普查中的业务制度设计,是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业务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调查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对教师英语作文反馈时间的偏好并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统计学的描述性统计,独立/相关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作者发现缩短反馈时间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结合其对教学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策略和决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压力是指在时间限制下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情绪体验,是对时间限制的一种应激反应.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策略有基于决策结果和基于决策过程两种分类.基于决策过程的决策策略包括:加速策略、选择性策略、补偿性策略或非补偿性策略、以选项为主策略或以属性为主策略.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理论有:成本/收益理论、构像理论、差异化统合理论、努力/准确性交换理论.  相似文献   
56.
本文采用厦门市失业者抽样调查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试图分析经济特区中影响失业者失业持续期的因素.分析发现:性别、搜寻工作途径、对新工作的要求、保留工资数、失业后的收入等因素对失业持续期影响都不显著;影响失业持续期的因素主要是与失业者自身素质有关的六个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失去前工作的原因"、"前工作中是否接受过培训"、"文化程度"、"在各部门登记以便获得工作信息的次数"、"工作经验"、"年龄".  相似文献   
57.
58.
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所有小说中被评论最多的一部。它之所以能成为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该小说的非凡艺术成就。他对时间的精心处理在《喧哗与骚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使该小说成为一部少见的关于时间的小说。它对时间的独特处理不仅有利于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而且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59.
《幻灭》里静女士的意义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政治理念的符号,而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女性叙事的两个极地之间的脆弱的中间地带。她三次精神幻灭的实质是她在女性自我与集体力量、在自由和规范之间痛苦挣扎后的绝望。她的悲剧结局表明作者在张扬"五四"以来的女性独立思想的同时,又对消解女性意识的新的男权价值观的认同,显示了作者头脑里的男权主义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60.
随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不满足感的增强 ,要求改写中国哲学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并开始尝试超越之道。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思和检讨了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走向中国哲学“原创性叙事”的途径和方式 ,认为建立多元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通过历史时空的移动及广泛的对话参与寻求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视域和范式的引导下获得观察中国哲学的深度视点、在领悟整体意义与深化部分研究之间形成中国哲学的良性诠释循环、追求对中国哲学的充分描述、复杂关联的说明及意义关怀等 ,对于造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来说 ,都是非常基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