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2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管理学   2058篇
劳动科学   202篇
民族学   208篇
人才学   305篇
人口学   235篇
丛书文集   3419篇
理论方法论   713篇
综合类   7579篇
社会学   1217篇
统计学   787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1230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1197篇
  2009年   1148篇
  2008年   1255篇
  2007年   935篇
  2006年   794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浅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市场的存在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的压力是英国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因。英国可资利用的市场规模远较欧洲其它国家的市场大,这大大便利了英国工业品的生产与销售。英国市场的性质也有助于工业再生产的进行。  相似文献   
62.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3.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4.
菲律宾洪水神话异文的具体情节不尽相同,但其隐含的基本叙事结构却是共同的,都可以划分为开端、中介、结尾三个发展阶段,于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情节结构纲目来归纳各异文中的情节发展。它们在宏观叙事结构上具有“蜕变型”的统一范式,意味着由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蜕变。  相似文献   
65.
鲁迅小说诗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诗学以历史的精神向度为焦点,依照别具一格的时空意识,采用一种充满真实感的、立体化的叙事策略,建构了一个体现历史演进的精神向度的世界模式。  相似文献   
66.
<伊利亚特>中大量的史诗明喻是构成这部史诗雄伟壮丽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荷马史诗明喻的喻体都取自自然物象和与古希腊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和事务,显得原始古朴、苍劲雄奇,生活气息浓烈,极富人情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由于这些特点及其较强的叙事功能,史诗明喻遂成为一种优美的语用传统,这种传统在以后的史诗中能明显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67.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两极交汇的张力——论中国第六代电影的叙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晓英 《唐都学刊》2006,22(6):99-103
中国第六代电影在叙事风格上呈现为诗意而又残酷、纪实而又魔幻、客观而又热情的两极交汇,这种撕裂感和矛盾性根源于第六代电影人自身文化定位的两难,也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紧张和选择的艰难。  相似文献   
69.
高等职业教育从兴起至今已有差不多二十多个年头了,这期间经历了人们对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过去大部分人仍然受着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鄙薄职业教育。甚至认为,高职教育不算作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是没出息、低人一等。时至今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观念较之二十年前发生了不小的变  相似文献   
70.
吴丰 《四川省情》2005,(11):21-21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建议》内容看,一个突出的重点是:“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指出“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内需,再一次成为举国关注的关键词。在我国,消费增长水平一直低于投资水平,从1978年到2004年,扣除物价因素,消费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