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回族古建筑——中国回族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研究,是当代备受海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须重视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汇集,将全国各地公布和发表的有关回族古建筑的文物考古资料辑录整理出来,应用建筑学和考古学类型排比研究的方法,放在中国古建筑和伊斯兰古建筑的大系中,进行研究梳理,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之深入。  相似文献   
12.
在游览门券上欣赏中国古建筑,缘于一次与朋友对歇山顶和庑殿顶等级不同的争论,通过查看收藏的游览门券,得出北京太和殿是封建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的地方,为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等级。从那时候起,我喜欢上了中国的古建筑,尤其是在门券上欣赏古建筑中流光溢彩的中国顶。  相似文献   
13.
勇强 《山西老年》2010,(9):50-51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宫殿规模十分宏伟,布局疏朗有序,殿堂气势巍峨,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这是一处颇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  相似文献   
14.
古建筑是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文化、艺术的结晶。但是当前古建筑的保护并不乐观,许多古建筑都已经到了需要修缮的地步了。但是在古建筑修缮管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造成修缮的结果难以让人满意,影响到了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古建筑修缮的特点,介绍古建筑修缮的主要原则和应做的准备工作,重点介绍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薄荷片推荐: 留耕堂为番禹沙湾火族何娃人氏的太宗祠,在番禹市沙湾镇内。建于1275年,是一座由砖、木、石、牡蛎构成的古建筑。主要特色是柱多(112条)、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宏伟。祠堂所需的木材大多是从越南和柬埔寨采购的,故而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至今,祠堂内保存着丰富的砖雕、灰雕、木雕,大都神采飞扬,精巧逼真。各处保留很多名家撰写的牌坊和木刻楹联,也是难得的古建筑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6.
17.
四川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很早就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创造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由于民族的融合与迁徙 ,四川地区到汉代便基本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汉文化 ,但其边陲地区从古至今仍居住着一些不同文化的民族。各民族的不同文化 ,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据 1 987年四川文物普查的初步统计 ,全省地面地下文物近两万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4 5处 ,馆藏文物近 60万件。在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资料书《四川省志·文物志》 ,是四川省第一部以文物为记述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位于泉州城区涂门街大人巷吴厝埕,为明代官邸和清代宗祠混合一体的富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其规模宏大,气宇不凡,四进五开间,保存基本完好,总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占地1600平方米。原为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进士、翰林庶吉士、监察御史吴龙徵的宅第,因其官任东观侍读、西台御史,故称“东观西台”。  相似文献   
19.
香溪堡旅游区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功武村,景区内有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宋代古建筑历经百年,名为廖氏宗祠。据说廖姓人家古代曾经占了龙门县人口的一半,凶此曾有“廖半县”之说。宋代廖氏始祖廖坚曾在任广州府南海郡增城县县令,五世廖剩甫为纪念祭奠先祖武功文德便在功武村的后龙山修建了该祠堂。从外表看廖氏宗祠,是一座四进五开间的清代建筑,待进入里面,才知道凹进中和第二进原来是一个院子,虽非特定意义上的“进”但却有廊、亭、饰雕及花草树木,这是一般宗祠所没有的。这座宗祠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与苏州拙政园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狮子也成为人们信仰中的一种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镇八方,惟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因此,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