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岁末年初,南京长江路总统府西侧的“1912时尚街区”张灯结彩正式开业迎客。走进总统府西侧风格各异的民国老建筑,旧日的如梦尘影重在人们的眼前飘过。本文作者在进行详实的调查采访和查阅大量珍贵资料的基础上。对其中发生的轶闻故事予以独家披露。  相似文献   
32.
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在儒家天人观中有人格神的天、自然的天和义理之天三种含义 ,在道家天人观中则主要指自然的天。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两层含义 ,论述的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 ,其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象天法地意匠运用于古都规划以及“观象制器”、“人副天数”思想运用于礼制建筑。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带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追求人的心灵与天地自然的冥合 ,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古典园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和师法自然、因借自然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33.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在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从朴素自然的建筑实用意识到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观念至融汇升华的建筑理想理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沿着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轨迹,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阶段、人与人和谐关系阶段及人自身和谐关系阶段,探讨了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内在联系,试图解析中国古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及对中国现代建筑生态化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4.
电影与建筑因为彼此掌控着清晰的空间与时间结构而不断地靠近并结合,从某种层面上看建筑是凝固的电影,电影是消解的建筑。本文以华莱坞电影为研究文本,以中国传统"意象与意境"理论与媒介地理学为切入点探索华莱坞电影中的中华古建筑,紧扣"建筑意象"与"建筑形式"这两组表现元素,观照并剖析华莱坞电影与中华古建筑的交互作用,从而建立一种解析华莱坞电影文本与创作主体由平面走向立体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好书超市     
《社区》2010,(14):14-14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汉字书法之美》,《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上下)》  相似文献   
36.
李功发 《社区》2010,(11):32-33
亭台楼阁是古建筑中的佼佼者.许多著名的园林及风景区,都有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使如画的景色更加生辉。其中数量最多的当首推玲珑剔透、轻盈多姿的亭子了。  相似文献   
37.
《东西南北》2013,(14):32-32
德国对古建筑能保护则保护,能维修则维修,能恢复则恢复。所到之处古城堡、宫殿、教堂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英国古老城市的考察,对英国城市的交通、发展与古建筑的保护等进行了介绍,认知到新老建筑的协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对我们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石湾 《炎黄世界》2011,(8):66-67
白鹭村的客家民居,借古祠堂而独秀天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王太夫人祠。人们此前只见过为女性立的贞洁牌坊,似这般颇具规模的女性祠堂无疑是古建筑中一个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40.
前期调研是制定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为评估编制提供全面资料的环节。通过研究总结前期调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更完善地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保护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可分步骤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总结,前期调研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现场调研、资料整理,本文结合永乐宫保护规划的实例进行举例说明,并且做出了一些前期工作的新尝试。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深入研究,为保护规划的前期调研提供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