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户部山是徐州城市重要的古建筑群文化遗址,户部山古建筑群文化遗址保护及再利用现状表明,建筑密度的合理性以及城市管理中的疏漏,是古建筑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中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历史街区的保护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还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生活的轨道上来,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及建筑单体内部的空间组织设施条件。不仅要强调保护历史元素和信息,也需要强化历史元素和信息在经济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72.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我来到鄂西恩施旅游,这里景色优美,风光旖旎,古建筑成群,杜鹃满山,水杉成林,掩映着座座吊脚楼,好一幅原生态的版画。探腾龙溶洞,爬佛宝名山,访鱼木古寨,游清江,听民歌,观傩戏,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其乐融融。在恩施古城,当地有一道土家美食“合渣菜”,更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73.
城市中的传统古建筑是城市的特色历史名片,然而,逐渐拓展的城市化与城市中传统建筑的保护的矛盾开始凸显。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古建筑被纳入城市规划中,它们的未来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笔者家乡南昌老城区的一些传统民俗街区为例,试图展现我国城市中的传统古建筑现状。  相似文献   
74.
文物古建筑应该同周边环境做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规划。在介绍了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划定的意义和原则后,又说明了保护的方法。保护范围的划定主要包括保护区的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其中保护区一般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一般分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接着以山西南部五个国家级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的划定为例,分别阐述了周边环境为自然山区、自然村落区、城市边缘区、城市传统街区和城市现代街区五种不同类型文物古建筑保护范围划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徽州区是我市成立后作为“古徽州”域名的唯一传承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境内保存徽派古建筑300余处及众多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这里沿袭下来的徽派建筑风格,注重依山傍水,择形而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互为融合,不仅成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更彰显着浓厚的徽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6.
黄山市沿革于古徽州,是徽文化和徽商的集中发祥地,境内至今保留有大量徽派古建筑、古民居,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这些古建筑和古民居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集中体现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是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具有很高的价值。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创造性开发利用,促进黄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是我们的现实使命和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77.
徽州古建筑文化构架以“天人合一”致中和体系,其祖先在古村落选址中崇尚“风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又以人的本质力量“人化自然”构成神往境界,并以教化人伦观点形成“女人”建筑浓郁的人情味。建筑造型以“工艺合一”的艺术手法,使古建筑神韵无穷。本文就,如何保护古建筑并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做好开发与利用工作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78.
从四川盆地往南出发,我们的吉普车穿行在曲折的山道上,回望峰峦,秀若围屏。我们此行将去造访的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的福宝镇。福宝古镇依山傍水,五桥相通,三水相汇,镇周青山翠叠,河岸绿竹摇风。在方圆不过几里的小镇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高达95%,古老的店铺竟达100多家。那些古老的建筑物,虽历经500多年的沧桑,依然一如从前纯朴宁静;不仅如此,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至今还完整地保留了旧时的格局,高处望去,鳞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态,排排吊脚木楼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这一切,不得不让人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更叹服于人类创造力的无尽与中华…  相似文献   
79.
卢宅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物质外壳,而且还显示出复杂的传统文化内涵。其巧夺天工的物质创造系统地反映了明清时期东阳的建筑技术和住宅装饰水平;轴线对称、主从分明、功能齐全的建筑规划典型地显示出礼乐和谐的儒家文化;相形取胜的聚落选址、藏风聚气的空间布局则完美地体现了古代盛行的风水理论。极高的文化欣赏价值赋予了卢宅恒久的生命力,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80.
中国古建筑的门,不仅仅只是一种建筑形态,而且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内外、为仕隐,乃至为生死、为乾坤的枢纽。同时,因为概念与原型之间的互动,在有关门的具体的建筑活动中,这些形而上的观念又不断显露并发展,促进着门本身在艺术上的进步。文章从文化和心理方面对中国古建筑的门的意义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