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932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周梅 《宿州学院学报》2002,17(4):117-119
本文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评述了该语法理论存在的价值,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经义述闻>因其恢宏博大,不仅完全涵容<经传释词>所表现出的语言学思想--诸如"声近义通"的原则、"因声求义"的方法、"依文作解"的语境观点,而且几乎随处可见到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语言观.王引之天才的语言审析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贯穿整部<经义述闻>,从而形成王引之的语言学思想.而王引之的语法观,既反映在<经传释词>对虚词的考释上,又反映在<经义述闻>对句法的推敲上,而通过对<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的比较研究,更便于深入理解王引之语法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3.
现代汉语中的“有A有B“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A有B"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半开放性结构,能进入"A"B"位置的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本文主要讨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名词组成的"有A有B"结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内部构造;二、句法分布;三、肯定性倾向;四、语用价值.文末附带一个带归结性的结束语.  相似文献   
54.
"把"的宾语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平面的理论,分析"把"的宾语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许多新的特征."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后结构主语,它就在"把"后,是介词"把"的宾语;"把"的宾语是受动词支配和影响的成分;它不应当分析为主题.  相似文献   
55.
作者反复地阅读学习了钱伯城先生主编的《古文观止新编》之后 ,获益匪浅 ;同时也发现了译文不忠于原文、误判词性词义、漏译错译疑难词语等不足之处 ,现愿提出质疑 ,并与钱先生等商榷  相似文献   
56.
对结构助词“的”的使用规律。从句子、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加以考察。“的”的取舍对句法、语义结构关系产生影响时,必须用“的”;对句法、语义结构的改变没有影响时,“的”的取舍由语用上的需要决定。“的”的取舍在句法、语义规则上具有强制性,在语用规则上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57.
文病杂撷     
周剑 《秘书之友》2000,(1):34-35
  相似文献   
58.
本从任何行为动作都需要一个离散的终点的认知要求出发,主要分析表事物离散的数量词,表地点离散的“在+处所”,直接离散行为动作的“了”等三种成分在认知原则控制下的表现,在统一解释与数量词等离散性成分相关的一系列语法现象的同时,讨论了“有界/无界”划分的缺陷。  相似文献   
59.
本文试图运用当前语言学界关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的学说,对古汉语介词的语法作用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既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提出了个人的认识,这是把现代语言学、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古汉语语法领域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60.
解读乔姆斯基的“句法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姆斯基强调句法自立,把句法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主张句法研究要独立于语义因素,尽量从句法内部寻求解释.乔姆斯基的"句法自治说"根植于他对句法、语义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认识,引起了众多质疑和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