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935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句法现象。但对于两者概念的确立与区分,必须适应一定的“认知域”和对其作主观上的“识解”。在“有界”和“无界”范围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的认知体,一有界”认知体是认知原型,具有容易学习、记忆、使用等完形特征。“无界”的认知体因为可以被看作为属于另一认知结构,因此可成为新的认知原型。  相似文献   
92.
"很+N"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被语言社团使用和认可.这一结构虽然不符合现行的语法规范,但是具有很强的能产性,能够凸显名词潜在的性状特征,形成一种言约意丰的表达方式.与"很+N"结构相比,"很+有+N"则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语言事实,被语言社团广泛使用和认可.这两个结构无论在特征、表意还是功能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句法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对这两个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阐释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93.
短语音系学主要从音系的角度探讨句法与音系的接面问题,传统研究主要以直接句法作用论与间接句法作用论为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优选论的发展,以优选论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成为了该领域的主流。文章概述短语音系学的主要理论及发展脉络,以期促进音系—句法互动关系研究基本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94.
“越来越A”是现代汉语常用的格式之一,形式简单,意义固定.但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却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拟从句法功能和语义限制两个方面入手,对该格式进行分析解释,以期有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讨论了儿童早期句法发展的两大理论:先天普遍语法理论和建构语法理论,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两种理论在研究早期句法发展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6.
逻辑是对于推理的结构特性的研究。本文着重讨论和辨析了现代逻辑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演绎有效性,真与可靠性,逻辑系统的句法,逻辑系统的语义,逻辑系统的元逻辑,等等。  相似文献   
97.
因特网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而在网络语言交际工具中 ,英语一直是主导语言。网络英语可以说也英语的一个变体。对网络英语的词法特点如缩略词、符号语、复合词的使用和句法特点如句子的不合语法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试析"看把你……的"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语义、语用两个方面对汉语口语句式“看把你……的”进行分析 ,指出它是书面语句模“受事 -动核 1 -施事 /系事 -动核 2”的一种间接转化 ,具有“程度极至性”的语义特征 ,并通过比较的方式 ,论述了这种句式在语用方面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9.
真值是一个语句或语段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同义转换是对同一客观事实的不同表述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凡是具有相同真值的语句,都可以进行同义转换.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过程,说话者必须在无限的同义转换的句子中找出最合适的语句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义转换主要有三种方法,即通过词汇变化、句法变化以及逻辑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0.
唐代诗人司空图的<诗品>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史上因影响巨大而占有重要地位,其解读已难,英译更难.王宏印教授推出新的<诗品>英译,通过多种翻译手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美学追求.文章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译诗的形式、音韵的补救、意美的再现等几个大的方面着手,分析归纳了王宏印教授<诗品>英译的艺术技巧与策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