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袁延胜 《西域研究》2008,96(1):8-16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乌孙公主诸侯使节九十三"、"郅支单于兵九"两项内容,蕴涵着可贵的西域历史信息."乌孙公主诸侯使节"揭示了乌孙公主与故乡楚王国的密切联系;"郅支单于兵九"表明了汉朝诛灭郅支单于的重要历史影响,而"郅支单于兵九"的收藏与使西域骑都尉甘延寿有关.  相似文献   
12.
赵奢是赵国后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先秦典籍对之生平主要活动虽有记述,但由于具体年份的失载,故在其身后留下许多历史谜团。文章拟就赵奢的生卒年份、任赵田部吏的时间以及为燕国上谷守等相关史事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13.
李光作为"南宋四名臣"之一,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文学上也久负盛名,但是作为"史事宗"易学代表,关于他的易学渊源以及易学思想却鲜有深入研究。文章以李光的《读易详说》为载体,结合南宋社会现实,探究他的易学渊源、易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光并且深入把握易学史中"两派六宗"之一的"史事宗"易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学术史角度立论,从辨正《甲中三百年祭》有关史事出发,指出:郭老撰此文并非仅从现实需要出发而进入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研究领域,而是他既出于一贯的史学兴趣,又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自觉意识开辟了新的学术园地;《甲申三百年祭》由重庆至延安,由延安至重庆等地辗转流传的史迹、事略须认真考辨订正;其价值也需从多方面予以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记述西周覆灭,周室东迁的事迹,详读此章内容可知,《系年》作者心目中的郑国初年历史,大体与《郑语》《郑世家》等类同,而与《竹书纪年》佚文异说。  相似文献   
16.
瑶族族源是多元的。秦汉时期,瑶族先民荆蛮的活动地区,在今四川、湖南、湖北、安徽之间,而不限于洞庭湖与鄱阳湖一带。瑶族先民的迁徙,也不是从平原越丘陵,入溪谷,进山区。其迁徙时间、路线各不相同,但都有飘洋过海遇狂风恶浪袭击、祈求盘王拯救,到达目的地的记载,表现其宗教信仰的民族性、群众性、继承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岗萨雷斯(Gregorio Gonzalez)信函的解读,我们可以肯定葡萄牙人入居澳门的时间应为1554年。此外,从当时朝廷大员的数份奏疏来看,至少在1564或1565年之前,明朝中央政府尚不知葡人已入居澳门,今人所谓明朝政府通过汪柏将葡人迁移到澳门半岛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的怀古词,无论是在对与"古"相连的链接点的拓展上,还是在由"古"触发的感悟内涵的深刻性以及审美情趣上,都一改花间怀古词调女性化、柔艳化为豪士化、悲慨化,做到了在史事的吟咏中折射出冷峻的现实、寄托深沉的抱负,将史事、情志和现实结合得十分完美,体现出了最鲜明的南宋怀古词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重温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及黄炎培与毛泽东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谈话,重论甲申史事及古往今来治乱成败、兴亡盛衰的事理。回味历史,记取教训;鉴往古以察今兹,反腐败以固国基。  相似文献   
20.
100年前.南宁这座桂南重镇正式开埠。100年后,为纪念南宁开埠100周年而建成的“津关码头百年纪念雕塑”终于揭开面纱,邕江之畔屹立着的一幅幅浮雕,向世人默默讲述着南宁的百年沧桑巨变。2007年3月22日,这座巧夺天工的新洋关码头,终于抹去了历史厚厚的尘埃.如凤凰涅槃般,风姿绰约地重现在美丽的邕江之滨。昔日洋关码头江水滔滔,汽笛声声,繁忙热闹的景象已成了遥远的记忆.今日的洋关码头历经百年沧桑,江水悠悠.微风阵阵.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100年后的今天,记者信步倘佯在邕江河畔.感受着洋关码头的百年沧桑,寻觅着当年通商口岸的遗址.眼前恍若出现埠口商贾如云的景象。耳边仿佛传来了此起彼落的摊贩叫卖声。这个小小的码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见证.它是这座城市百年开埠的缩影。也是演绎一幕幕惊心动魄史剧的大舞台。连环画式的通透浮雕穿越百年时空.依稀可见百年前码头的波澜壮阔:时空倒转.那些伟人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激扬潮流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他们的脚步在码头上卷起的波涛依然拍击在我们的脚下,他们挥手间的勃勃英姿依然震撼着若干年后的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