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393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513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71.
死缓是我国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死刑制度的组成部分.关于死缓起源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议.争议的根源在于对死缓制度的思想渊源与法律制度渊源的认识分歧.从历史发展来看,死缓制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封建时期的"明德慎刑"思想,而制度渊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秋审"监候"制度.但是,鉴于死缓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加以规定的,应当认为死缓制度是新中国首创.现有史料多将新中国死缓制度的起源认定为1951年5月之后,但有档案资料证明,山东省某些地方法院适用死缓的时间要更早.因此,死缓制度的起源时间应该提前.  相似文献   
72.
瞿林东 《河北学刊》2007,27(2):87-91
瞿林东认为,前辈史家在对待史料方面的一些见解、方法和经验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主要表现在重博闻善择;重分析辨析;重金石之学与二重证据;关注大量的、普遍的、主要的史料;以及重视历史资料的二重性等五个方面。张连生对“史料”定义问题进行了重新阐释,他认为,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它有特定的材料范围,而不是任何一种历史资料都可以充当的。游彪专就金石文字的史料价值和解读方法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金石文字是其他类型史料所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使用者在运用金石文字时必须深入探究金石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蕴。陈述则对网络史料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网络史料具有过去任何史料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容量,可以涵盖实物史料、口碑史料、文字史料和音像史料等,通过互联网,研究者就如同找到了一个流动的图书馆,而且它还具有快速、便捷、省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73.
论《新唐书·艺文志》的史料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唐书·艺文志》补录了2万多卷《旧唐志》未著录的唐代著述,关于它的史料来源,以往的研究者单纯把眼光局限于某个时代的藏书或书目,而未能注意到《新唐志》编撰中的一个新现象,即文传杂著也成为它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新唐志》除依据唐宋书目外,也采摭了史传杂著材料,这和清人补文艺文志的作法不谋而合。我们在评价和使用《新唐志》时,必须充分注意它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74.
史料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史料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并对中国古代史狭义史料即文字史料的种类、特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接着 ,论述了文字史料在形成过程中出现错舛的种种表现和致误原因 ,指出考证史料的正误和价值大小 ,是正确运用史料的前提。最后 ,介绍了考证史料的一般方法 ,并指出利用目录学、版本学、避讳学、校勘学等其他知识鉴别史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分别为中西方史学的奠基人,《史记》和《历史》对于各自的文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从史源来看,它们都运用了文献史料和实地调查,并将两种资料相互印证,有机融合。但司马迁运用的文献史料主要是皇室藏书、诸侯史记和民间歌谣诗赋;希罗多德运用的则是神喻记录、金石铭文和极少数前人或同代人的作品。文献史料是司马迁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实地调查是文献史料的补充,希罗多德的写作正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76.
龙卫东 《中州学刊》2008,(3):159-163
<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碑文的面世,为我们了解李道子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与相关史料比对研究,可以确定碑文的大部分信息比较可信.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太极拳的起源、三教合一论以及古老的养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但是碑文中述及李道子为无极养生功的创始人则难以成立.有些论者认为李道子是太极拳的鼻祖,则是更加不可能的.不过,太极拳与无极拳以及千载寺的养生文化却一定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77.
《清史列传》和《碑传集》在所传人物范围、资料来源、称谓、履历详略、公私事以及皇帝的恩谕的记载上都有差异,其史料价值各有长短  相似文献   
78.
文章详细介绍了嘉靖《明伦大典》的编纂过程,该书由《大礼奏议》到《明伦大典》最后成书,历时四年,几易其稿,经数人之手,是嘉靖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史料,对大礼议及嘉靖政治研究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该书的编纂原因、编纂过程以及内容上前后数稿的异同,深入发掘了该书的重要意义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9.
邬坚巴·仁钦贝是13世纪藏族的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其足迹所至,除西藏外,还包括了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在内的广阔的地域。旅程之长,旅途之艰险,前所未见。他走的路线,与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人大不相同,亦为历代交通史料所不载。本文利用中、外文材料,对黄颢先生邬坚巴·仁钦贝的旅行路线和若干域外地名作了初步探索,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解禁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以及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