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00篇
  免费   1528篇
  国内免费   278篇
管理学   8587篇
劳动科学   574篇
民族学   1221篇
人才学   1789篇
人口学   894篇
丛书文集   13900篇
理论方法论   2669篇
综合类   29845篇
社会学   6781篇
统计学   1646篇
  2024年   598篇
  2023年   1873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1212篇
  2019年   1268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1143篇
  2016年   1363篇
  2015年   1992篇
  2014年   4440篇
  2013年   3206篇
  2012年   3841篇
  2011年   5742篇
  2010年   4879篇
  2009年   4605篇
  2008年   4519篇
  2007年   3509篇
  2006年   4305篇
  2005年   3265篇
  2004年   2552篇
  2003年   2947篇
  2002年   2814篇
  2001年   2165篇
  2000年   1395篇
  1999年   618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41.
以合舍作为唯一初始联结词,在括号表示法中,只需要使用一对左右括号"「」"就可以无歧义地表达所有的逻辑函数,并进而建立包括括号"「」"的引入规则和消去规则在内的自然推演系统NPD1,可以证明该系统与通常的命题逻辑推理系统相等价.通过定义可以给出常见的其他联结词并证明相关定理.受亚里士多德化归思想的启发,构建了系统NPD1的7组化归规则,并给出化归程序;依据此程序,可以将系统内的任一定理能行地化归为一个形如的公式.  相似文献   
42.
对初始情境中受难者“陷困”功能的探讨,是“动物叙事”叙事语法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其中贯穿了一个最为基础的叙事功能指向——“抉择之痛”。强调“动物与人”两类受难者角色在身体、心理抑或情感维度陷入某种矛盾与纠结的状态,并且彼此间时常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悖反性。这一角色身份由动物形象与人类形象分别或共同承担,均指向一种叙事伦理层面的现代境遇的表达。在题材范畴方面,这一功能指涉涵盖了家养类与野生类“动物叙事”各自的叙事范畴。其效力边际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生态视域与人性指涉的层面,而是凸显现代语境下人类所面临的共通性的伦理困境:一种挥之不去的矛盾、困惑与不安的情感和心境的写照。  相似文献   
43.
《社科纵横》2019,(10):29-33
《共产党宣言》是对资本主义批判、对人类社会规律揭示、对共产主义追求的一部思想巨著。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及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着先导性的作用。将"四个伟大"与《共产党宣言》紧密结合,深入剖析,追根溯源,"伟大斗争"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历史性阶级斗争思想的延伸与发展,"伟大工程"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实现的保证思想的延伸与发展,"伟大事业"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思想的延伸与发展,"伟大梦想"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思想的延伸与发展。进入现时代,《共产党宣言》对"四个伟大"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唐山方言中,有两种特殊的动补结构可能式,一是肯定式中的动词性词语加"了",二是否定式中的动词儿化形式。这两种格式中,肯定式中的"了"和否定句中动词儿化起的可能是补语的作用,前者来源于"V得了"中的"了",而后者相当于"V不了"中的"了"。  相似文献   
46.
4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承人类崇高理想的一种载体,在整个教育发展历程中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传统教育中不健全的理念尚存,这就充分体现了"破"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要在"立"的支撑下,在推进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跨越,最终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8.
49.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等同于逻辑与历史的完全一致,而是内含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这就必然涉及逻辑与历史何者优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观点,批判蒲鲁东主义逻辑先于历史的形而上学错误,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论证了历史优先于逻辑的观点.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确证了马克思的历史优先原则,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应坚持历史优先原则,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我们既要从“四史”中汲取知识材料和价值养分,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具体的意识形态实践,也要从“四史”的群体宣传、社会传播和代际传承着手,致力于解决理论性与感染力的矛盾问题,寻求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50.
潘澈 《东方论坛》2021,(2):113-122
对于舜之“怨慕”,朱熹作出了不同于孟子的解读。这是基于心学、理学内在逻辑的不同。孟子作为私学之儒,和孔子一样,是主张士君子的阳刚人格的,并且从性向善的人性论出发,协调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而以君臣父子关系都属对待关系;依此,将舜之“怨慕”解读为舜对父母的既怨又慕。朱熹则作为官学之儒,以所谓“气质之性”协调理学先驱荀子的性向恶论,以二歧化思维把天地之性、天理绝对化,以公去私,视君臣父子关系则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关系;依此解读,舜之“怨”只能是自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