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俄语中拥有大量的句法同义现象,即拥有大量的只是在意义上有细微区别,而在许多场合可以相互代替的相应语句。在了解和分析以往关于句法同义现象的定义和界定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句法同义现象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02.
广州话"类同义"副词历时演变的特点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话类同义副词的历时演变有其特点:普通话是后起的副词"也"取代了"亦",而广州话则是"半取代式并存型".广州话没有"也","亦"沿用至今,表总括的"都"和表重复的"又"则衍生出类同义与"亦"并存,并呈逐步取代"亦"之势.广州话"类同"义副词历时演变的认知动因是,"都"、"又"与"亦"具有共同的语义基础--"相同性";语用动因则是日常口语交际的需要.这种演变具有自己的演变机制,即"都"、"又"是通过"语义偏移"的途径衍生出"类同"义.  相似文献   
103.
李金松  ;赵秀芹 《职业》2014,(8):152-153
异形螺纹的加工形式各种各样,而对于复杂的异形螺纹零件,采用一般的循环指令和软件编程是不能满足其加工要求的。由于参数化编程功能强大、效率高且不易出错,因此应用宏程序编程加工复杂的异形螺纹零件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但由于宏程序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求编程者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和逻辑关系能力。为此,本文探讨运用宏程序编程加工复杂异形螺纹零件,使编程更加简洁,得心应手,同时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4.
文章讨论了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聊斋志异·促织》中“急逐趁之”的注释,认为不应单独为“趁”作注,因为“逐趁”是一个同义复合词,应注释为“逐趁,追逐。”“逐趁”和“趁逐”同为“逐”“趁”的“追逐”义凝合过程中的变体,由于要合乎“去入”声调的规则而在使用过程中广泛采用了“趁逐”形式。因此,为了体现这种共时存在,《汉语大词典》有必要收录“逐趁”,而不应只收“趁逐”。  相似文献   
105.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作为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不朽之作,在词汇学研究上造诣颇深,尤其是同义词方面,代表了古代同义词研究的最高水平。段氏主要从词义所指对象、指称视角、所指范围、所在位置、大小、形状、特点、用途等八个方面对同义名词进行语义层面的辨析,同时也偶见语用层面的辨析。  相似文献   
106.
有些同义单音节动词在词义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结构能力却有强弱之分.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25组同义单音节动词进行封闭式研究,发现它们在带时态助词能力方面同中有异:其中的19组A、B带时态助词"了"、"着"、"过"的能力相同,6组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李凤兰 《理论界》2012,(1):137-138
由于对"是"的义位判定不同,学者对《尔雅.释言》"是,则也"的释读多有争论,焦点为二者是否同义,在哪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本文依据"是"、"则"各自的语义引申系统,以出土文献为例证,判定"是"为"法则"义,即"是"、"则"在"法则"义上构成同义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列斐伏尔关于三种空间的理论与福柯关于城市的异形地志学分析对于研究城市美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主要由具体的城市建设美学和思辨的文化研究两方面构成感性城市和观念城市二元对立的研究方式,其共同前提是城市空间统一性的预设,而忽略了城市空间的混生并置特征。从第三空间观念产生的第三种城市美学打破了传统美学预设的统一空间观念,转向关注异质空间(异托邦)在当代城市空间中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将城市美学研究引向面对实际空间的异形地志学研究。这种研究打破了乌托邦化的城市想象,注意到城市"后台"的存在及其意义,因而有助于深化认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现实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陈望道先生的“同义结构可分为语言体系中的同义结构和言语体系中的同义结构”这一观点出发 ,简要论述了同义结构在言语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对古代汉语同义词进行系统的研究已经五十多年了,而学界对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界定却是各主其说,这严重影响了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价值和准确性,也必将影响对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古代汉语同义词应该是在某个相同的共时性层面之中,有一个义项相同、词类相同的一组词构成同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