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1.
20多年前,我的一个年轻同事甲就很顺利地评上了教授,而另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同事乙连副教授也没评上。当时的系领导就私下对我说,甲成功那么早不一定是好事,没有了动力,没有了目标,再发展就很有限了。而乙呢,别看没评上,但他很有韧劲、后劲,让他受些磨难,晚一点成功,说不定能成大器。  相似文献   
712.
处理人际关系,是领导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年轻干部重要的必修课。年轻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努力做到与人为善,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志;沉着冷静,妥善处理敏感人和事;心态平和,不要轻易与人"撕破脸"。  相似文献   
713.
短期的宏观环境因素可能对个体长期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毕业遭遇经济下行对个体工作绩效具有何种影响仍知之甚少。本文基于烙印理论,以我国某大型高科技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个体在毕业时遭遇经济下行对其后续工作绩效的持续影响作用。基于该高科技企业2014—2018年人力资源档案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毕业没有遭遇经济下行的员工,毕业遭遇经济下行的员工总体上具有更好的后续工作绩效表现。调节作用检验表明,该效应在员工毕业于名校、团队同事绩效更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但随着其职业生涯的延伸,则会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1)当员工毕业遭遇经济下行的广度和深度越大时,毕业遭遇经济下行对工作绩效的积极影响程度也越强;(2)当员工毕业遭遇经济下行时,其在后续职业生涯会更主动地寻求职业培训。本研究从个体烙印的视角揭示了毕业遭遇经济下行作用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路径和边界,拓展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微观影响研究,并丰富了烙印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为员工职业发展与管理、企业人才策略制定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14.
715.
杨洁  常铭超  张露 《管理科学》2019,32(3):28-41
  创造有趣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不少组织通过设计和引导工作场所乐趣,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有效地缓解情绪衰竭。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背景下,工作场所乐趣为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新颖的视角。然而,工作场所乐趣的学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证研究不足,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匮乏。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从情感和资源双重视角建构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维度的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深入探讨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通过两阶段的问卷调查,收集贵州、山东和上海等地区10家企业共计383份有效样本,基于Mplus 7.0,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方法,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①乐趣活动和同事社交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自由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不显著;②乐趣活动通过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两条中介路径影响员工创新行为;③同事社交仅通过工作繁荣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④个人自由则经由乐趣体验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研究结果揭示了乐趣活动、同事社交、个人自由通过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不同影响路径,不仅支持和验证了不同维度的工作场所乐趣具有差异化作用的学术观点,丰富了工作场所乐趣的理论研究,还为员工创新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组织管理实践有一定启示,管理者应积极开展乐趣活动促进员工间的互动来打造有趣的工作场所,但要谨慎看待个人自由。同时要注意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的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的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7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