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1.
西学东渐中的科学与儒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传教士学术传教期;洋务派技术引进期;先进知识分子科学传播与启蒙期。这三个阶段以儒学与基督教的斗争为基本背景,始终贯穿了科学与儒学的冲撞和融合。其间,儒学主流对待西方科学的态度上演了排斥、同化、限制三部曲:传播初期,儒学主流对西方科学主要持排斥态度;当西方科学充分显示其先进性,并在天文、历法、地理等领域站稳脚跟时,儒学主流则开始通过倡导"西学中源"说,企图把西方科学纳入到儒学轨道;当同化归于失败而西方列强的入侵又迫使中国不得不大规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时,严格限定科学应用范围的"中体西用"说便应运而生,并逐步占据了儒学的主导地位。这一西方科学传入过程表明:科学与儒学具有某种根本上的对立;但这种对立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最大限度地适应科学的发展是儒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儒学必定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212.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帝为了统治和利用朝鲜族,以东北朝鲜族为日本国臣民为由,全面取缔朝鲜族的民族教育,对朝鲜族实施了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教育。本文就伪满时期日帝对东北朝鲜族推行的殖民主义教育实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13.
美国人通常轻视种族民族主义在政治中的作用,并以自身经验推及世界其他各国。毕竟美国的各民族紧密相连、和平共处。美国移民在两三代之后,其民族特性就被文化同化和异族通婚所淡化。但在世界其他各地,情况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14.
奥苏贝尔的意义-同化理论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第一次较清楚地揭示在人们面前,同时强调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富有指导意义,也为我们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明确了方向:通过大量的、有意义的操练,调动学习者有意学习的心向,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15.
本文对钱国旗同志《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一文中的主要观点 ,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北魏前期和后期的民族融合具有不同的特点 ,后期的鲜汉“民族融合”过程中强制性“全面汉化”的特征很突出 ,属于强制性民族同化 ,而且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所得出的结论间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故北魏后期的“民族融合”并非“良性” ;同时 ,这种“良性发展模式”在历史上也不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 ;历史上存在以汉化为基本特征的民族融合 ,但不以北魏后期的那种强制性“全面汉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216.
本文在传统的AJ模型和国内R&D博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阶段非完全信息博弈模型,计算出同一产业内部不同合作模式下的R&D投入以及外溢系数对它们的影响,并对不同合作模式下的R&D投入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17.
本文利用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在徽语中古开合相混、寒桓韵主元音不对等的材料探讨《广韵》分韵而设的原因,认为《切韵》时期原本开合相配、主元音对等的格局发展到了《广韵》,其韵部内部主元音发生了变化,这是u介音同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8.
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但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原先封闭的地方开始向城市学习,大量的流行文化与音乐进入后冲击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与之混杂。云南绿春县民间歌乐舞就存在这种“同化与流行、失传与变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19.
齐效斌 《唐都学刊》2000,16(1):75-78
把一种艺术转换成另一种艺术,就是在其意义(或意味)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一种形象体系改造为另一种形象体系、将一种喻体改造为另一种喻体的过程.即使带有创造性的转换,也不应违背原创作的“结构”原则,这就是系统质表现出来的风格、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220.
试论历史上的壮汉互为同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历史上 ,壮族和汉族的一部分曾经互为同化 ,一部分移居广西的汉族被壮族所同化 ;一部分壮族则为汉族所同化 ,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壮汉相互杂居是互化的地缘因素 ;互相通婚是互化的血缘因素 ;文化认同则是互化的决定因素。壮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将汉族同化的一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