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同案判决一直是我国理论法学界颇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案例指导制度一直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归根结底都属于"同案判决"的指导标准的争论.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复杂作用,"同案不同判①"的情况亦是时有发生,不论是对于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来讲,都是对法律稳定性和客观性的巨大挑战.但我国理论界对于同案的认定尚未达成一致.通过对部分案例的关键事实进行分析对比后,不难发现同案不同判形成的共性原因,以及可能对我国司法系统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正确认识同案同判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迈向司法统一的案例指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直接动因,在于解决司法实践中较为严重的"同案不同判"问题.中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具备司法的案例传统、法院的司法实践、两大法系的融合趋势等有利基础,但也面临体制性和操作性困难.域外相关制度经验.特剐是大陆法国家借鉴判例法制度的成功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是案例指导制度的核心问题,当前应赋予其事实上的拘束力,但尚不能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设应该坚持"两步走",最终迈向更为广泛、真实和可接受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法律推理是司法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类比推理作为法律推理中的一种创造性方法有其独特的推理过程与重要的价值体现。类比从本质上来看既不是推论也不是亚推论,而且也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逻辑思维。因此,厘清类比的性质必不可少。同时通过对其基本步骤与推理过程的阐述,并结合现实中已经发生的刑法具体案例剖析个案到个案与个案到规则两种形式的类比推理过程,从而发掘类比本身所蕴含的同案同判与创设规则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5.
案例指导制度对于加强理论研究、统一法律适用、推广司法经验、进行审判指导、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司法公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解决指导性案例数量较少、强制力较弱、适用的广泛性和权威性不足、民众知晓度不高等问题为导向,提出完善指导性案例的应用应当从案例的选择和编撰、加强司法公开、接受司法监督、进行法治宣传职能的发挥,以及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赋予、退出机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固化改革成果、培育司法理念、总结审判经验、提高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使指导性案例真正成为统一司法裁判、提升民众法治素养、满足多元司法需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司法裁判中的类案同判因其在维护平等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法的统一性等方面极为重要的意义,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以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为主导、演绎推理为补充检验的论证思路,兼顾依法裁判和个案正义这两个司法裁判中的构成性义务,以待决案例和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法律问题为基础,进行相似性判断,以尊重“法”的权威性为前提,针对个案进行“法”的价值判断,最终形成类案同判的证成标准和逻辑。目前学界对类案同判的证成标准尚存在诸多争议,需要通过健全大数据时代的裁判思维,完善类案检索等制度,全面推进智慧司法建设等有效途径来保障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司法应用,在有效地解决“案多人少”“同案不同判”等难题的同时,也在技术化路径上推动了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进程。但从司法实践来看,人工智能辅助量刑面临着司法裁判的暗箱决策风险、算法歧视风险以及量刑结果的可解释性风险。这无疑对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司法适用提出了挑战。为了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司法适用,推进“智慧法院”深入改革,应当在现行法治体系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采取“概括式+肯定式和否定式列举”结合的模式来设定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合理使用范围;建立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问责制度,将责任机制与行业准入制度相挂钩;建立法官提示制度、量刑方式选择制度、被告人技术异议回应与抗辩制度等被告人数字权利保护制度,进而实现司法智能化与被告人权利保护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视为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该原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具备何种效力却是不清楚的,并且将其具体化为同案同判原则仍然将面临冗余的怀疑。内在于法律本身的平等在概念上依赖于规则的一般性,这是因为法律中的平等原则范围只能是在适用法律中的平等,而无法完全保证法律内容中的平等,并且也不能等同于完全正当的判决。但是,平等原则在法律制度中通过抽象化的方式予以实现,并且该形式性的平等原则仍然具有实质平等无法替代的规范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