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4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1121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138篇
人才学   236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2834篇
理论方法论   674篇
综合类   7196篇
社会学   979篇
统计学   11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712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彤 《船山学刊》2003,(3):74-76
司马迁受道家崇奉自然、抱朴守真思想的影响,并在为政理念、治史原则、文章风格、文艺思想、个性及人格理想等诸多方面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人们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人格素质与一个人的成才密切相关。大学生处于人格形成发展时期,如何使大学生养成有利于成才的健全人格,也即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潜能开发,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高等教育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把传统文化、心理学知识和行为修养有机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促进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升华。  相似文献   
993.
杨兆贵 《船山学刊》2007,63(1):45-47
鹖冠子的理想政治和时局有密切的关系,他深思一些大国不能得志于天下之由,并提出理想政治论——“五正论”,即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神化与官治的理论,渊源有自,主要来自《黄帝书》、《庄子》等。他认为这种理想政治的实施,会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994.
韩靖 《兰州学刊》2007,(5):134-137
童年自我的自性不足,孱弱无助,使得周作人一方面对于世界和他者是隔膜和拒绝的,但同时又激发起他对世俗幸福的执着.因此,追求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解,也是自我与自我,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和解,从而实现一个健康圆满的现世人生,是周作人的理想自我.但是,受童年自我局限性的影响,周作人在实现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解时又要求双方爱的相互性,而当这个相互性被破坏时,自我便又重新回到狭隘封闭的状态中去,从而使自我实现的理想破灭,这是周作的人自我观的内在局限.该文拟从童年个体生活经验和文化影响两个方面揭示周作人的"自我观"的成因并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针对现实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匹配可能会出现的5种情形,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推导了厂商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的资本劳动力理想最佳配比值形式,并以此为对照标准,分析了经济中资本劳动力现实匹配与理想匹配差距对要素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接着本文详细讨论了对有关参数值进行了估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最后我们利用中国1978~2006年间的数据对相关参数值进行了估算,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在此期间资本劳动力近似理想配比值和现实配比值的结果,根据此结果我们结合中国转型时期的特点对资本劳动力匹配状况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996.
在我国<公司法>修改的立法背景下,通过考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基础和特征,解析传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概念表述上的困境,提出符合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质含义的科学表述"无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或者"股东有限责任否认制度",并提出在我国设置公司法人否认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李叔同的审美教育观 ,主要体现在以“艺德”为宗旨 ,以自然修生、艺术陶冶为“成人之德”的养成途径。本文从道德修养与艺术学习、大自然与人格养成、音乐艺术与心性陶冶几个方面 ,对李叔同的文艺审美教育观作了细致的分析、阐发。指出其审美教育观主要源于中国古代孔子及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 ,但又不拘泥于此。由此形成的“人文教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人格。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在义利关系上,君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体现了"义以为上"的道德情怀;在人际关系上,君子坚持"和为贵",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美德;在人生态度上,君子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保持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在道德品质上,君子奉行"忠恕"之道,实现"仁"德;在道德实践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追求德行的完美;在道德境界上,君子注重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君子人格的现实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99.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先天规定好了的;通过对先天本心的养护就可以实现人的道德化;康德则认为人性是由自由意志决定的,是善恶相互调和的历史过程,人性的实现是善对恶的拯救过程。这两种人性观造成了中西人格特征的基本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徐复观是在传统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双重背景下思考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在他看来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观念上突破了专制政治 ,但无法在思想上建构民意的主体性。中国的“道统” ,徒有个人道德 ,缺乏制度化的组织。在政治之外 ,没有社会的立足之点。因而 ,徐复观提出了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在知识和人格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的立足点。这一观点 ,继承了传统主义又批判了传统主义 ,吸收了自由主义又反思了自由主义 ,有其跨世纪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