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赔礼道歉是我国重要的民事责任方式之一,产生于儒家礼制传统文化,并被东亚甚至西方国家和地区广泛借鉴。由于现代宪法对人格尊严与表达自由的保障,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遭受违宪的争议,但在我国合宪说的观点更为有力。赔礼道歉是救济受害者名誉的最适当、有效责任方式,既妥善地平衡了表达自由与人格权保护,又契合了人格权所具有的道德与法律双重属性,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救济需要,实践中应予坚持。  相似文献   
92.
何杨 《理论界》2005,(5):83-83
本文从国外、国内的观点浅议了对死者名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 ,新闻界由政策管制向法律规范型转变应是新闻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采访频遭粗暴干涉和新闻媒体为新闻侵权官司所困扰 ,是当前新闻界面临的最大困境。实践证明 ,“新闻法”的缺席实际上是以新闻人的执业风险为代价的 ,这种代价往往…  相似文献   
94.
微博言论自由成为言论自由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微博言论自由与公众人物个人名誉权保护存在着内在冲突。是否构成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害,构成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是否必然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以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仅限于民事责任还是情节严重到必须要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结合微博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行为的内在特殊性,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考量,进行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95.
我国隐私权的民法法保护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随着社会的发展 ,它已成为自然人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 ,而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却将对隐私权的保护纳入对名誉权的保护范畴之内 ,这无疑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十分不力。为此 ,笔者在对隐私和隐私权几个基本观点的简略论述之后 ,从我国的立法现状出发 ,指出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 ,从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6.
互联网社会中利益多元化的群体对于名誉权和言论自由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网络中发表的言论时常伴随着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网络言论包括在互联网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观点.为减少网络言论对他人名誉权可能造成的侵害,网络言论自由应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司法实践在规制此种冲突时,应该遵循利益平衡的原则,在民法没有对言论自由做出规定的当下,应按照宪法关于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平衡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名誉权的关系.在具体个案认定时,应区分"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给予网络言论不同的自由程度;此外,对于网络名誉侵权主体和网络名誉被侵权人,应根据两种主体的身份特征、 身份属性对自然人和法人、 公众人物与普通大众、 专业者和非专业者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7.
<正>本刊谢绝一稿多投,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若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权利所引起的一切不良后果,本刊不承担任何侵权及连带责任。本刊对来稿有权修改,并有权在网上发布、结  相似文献   
98.
加强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隐私权既体现为人格权,又体现为信息财产权,其受侵害的主要形式是个人信息被任意收集、被再次开发利用和非法转让。针对中国目前没有明确的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条款的现状,中国应建立收集个人信息的主体许可制度,确立个人数据收集使用的基本原则,科学设置免责条款。  相似文献   
99.
2011年上半年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上半年,我国各级政府针对传媒领域的新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广播电视的监管继续加强、互联网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大、传媒名誉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日益加剧、政府信息逐步走向公开、非法网络公关正在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100.
当今娱乐界的种种都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王菲产女"事件,"艳照门"事件等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是不同的,他们在政治、文化、社会知名度、影响力等各方面的权力或是某些特权都是普通公民不能享有的。文章通过概述公众人物及其隐私权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法律和道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