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05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827篇
社会学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杨耕 《文史哲》2003,3(4):80-85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在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是并蒂共生的统一体。后现代主义是从现代主义派生出来的。利奥塔和哈贝马斯认为 ,后现代主义就其实质而言 ,就是“重写”、“重振”现代性。某些西方哲学家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的关联 ,因此 ,有“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 ,也不存在所谓的“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二者的关系的确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2.
程光泉 《东岳论丛》2004,25(2):12-16
尽管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性有多重理解 ,但具体深入地分析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 :后现代性虽然承载着“终结”现代性的强烈诉求 ,但在事实上却未摆脱其延续现代性的历史使命。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和影响 ,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的客观性 ,而是从更繁细、更具体的层面重构历史的客观性 ;它对历史学传统叙事方式的反叛 ,也只是对传统历史学叙事方式的反拨和修正 ;要应对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所带来的挑战 ,我们似应返折到现代主义的立场 ,以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平衡 ,来消解历史学发展中的焦虑  相似文献   
103.
本雅明虽生活在现代主义的盛行期,但他的思想却超越了时代,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的特色.他的人生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可见本雅明后现代主义气质形成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原因.他的学术研究历程是紧紧围绕着现代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逐步完成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历程.他一方面批判和颠覆现存文化模式,另一方面又试图为建构合理的文化形态而寻找出路.这就使他成为各派后现代理论家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将其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者,其理论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4.
伦理学审美化是二次大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它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判断伦理问题。伦理学审美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与西方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有关,也与传统伦理模式的衰落有关。伦理审美倾向对西方文化、审美与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港台电视广告中后现代叙事话语业已形成。它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反讽与戏仿的特征,在叙事结构上出现了零散化与拼贴化的倾向,而话语的深层意义被削平,宏大意义被消解。  相似文献   
106.
在利奥塔逝世三周年之际,本文试评述利奥塔的哲学成就.利奥塔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他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某些占主导地位的叙事,他把它们称为"大叙事"或"元叙事".现代社会的"现代性"乃是以"科学知识的大叙事"、"思辨理性的大叙事"和"人性解放的大叙事"为标志的,这些大叙事确立了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利奥塔重新评价这些大叙事的合法性,并为受它们压抑的小叙事鸣不平,在这个意义上他呼唤公正的语言游戏.尽管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为现代指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在他的推动下,当今西方人已开始摆脱盲目的乐观主义,意识到多元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视域中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特海的有机整体宇宙创造进化论,构成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的哲学基础。科布和格里芬等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强调应淡化人类的主体性,主张以全部生态自然为整体,形成包括人类和其他物种及生存环境在内的整体生态伦理。这种后现代生态学对解决日益突出的自然资源和地球环境问题,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借鉴东方智慧,倡导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具有建设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施特劳斯对“自由教育”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特劳斯是“二战”后美国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执教于美国若干著名大学,多次从其政治哲学的高度来阐释他对“自由教育”的主张和见解,使其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相得益彰,遂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中独树一帜,并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预防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警示。  相似文献   
109.
魏华 《南方论刊》2006,(10):93-94
西方的现代艺术流派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而理清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对西方现代艺术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将西方现当代艺术分为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对重要的艺术流派进行分类总结,梳理了从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后期,历史研究的重点继续是从分析的社会科学转移到更加强调文化因素的方面来,但是面临着迅速变化的世界局面,却具有其更加繁富且已改变了的焦点。历史学家并未受到后现代主义太多的影响,但关于应该如何重铸过去的问题的确更趋复杂了。在历史学思想与实践的重新定向过程中,人们更为深入地反思和质疑了历史作为引向今日西方文明的一种单向历程的观念,政治领域和阶级的概念扩大或改变了,妇女与性别的历史日益被纳入到通史系统中来。而在迫切需要另行考察现代性以及撰写全球史的状况面前,我们对于广泛跨文化的方法仍然缺乏综合的认知,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