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31.
夏志刚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39-144
除名是北朝各政权普遍采用的处罚罪吏的重要制度,它主要适用于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的严重犯罪,是强化皇权和整饬吏治的重要手段.在操作过程中,此制度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232.
汤浩 《云梦学刊》2002,23(1):53-55
王夫之吏治主张的要旨是“严以治吏” ,为达“严以治吏”的目的 ,必须先严上官 ,其次是推行法治与奖赏廉吏 ,其三是选贤养士  相似文献   
233.
宋武帝刘裕倡导节俭,首先表现在个人生活上"节俭过人",自晋末执政以至称帝,其起居、器物皆体现出朴素的作风,甚至与普通百姓无异.不仅如此,他还"以俭正率下",对后宫、子弟及官员皆以节俭相期,并以有相关制度相约束,一再拒绝地方进献奢侈物品,"严整有法度".刘裕倡俭,对当时吏治风气、施政方式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刘裕之所以能够倡导节俭并一度形成了节俭风气,既与其早年的贫困生活经历有关,也与其所代表的寒门阶层与集团的整体文化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234.
20世纪初的中国,伴随着义和团起义和八国联军战争的爆发,业已拙态百出的清王朝,面临着因外忧、内患而带来的空前的权威危机。为了挽救其权威的不断衰亡,清廷毅然采取了包括:整顿吏治,调整机构;整顿军队,编练新军;振兴实业,奖励工商;废除科举制,改变教育体制在内的新政改革。然而,由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及时,策略方式的采取失当,以及改革者自身的能力缺乏、私心作祟等不利因素的局限,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进而,这场意在自救的改革最终竟成了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是革命的替代物。旧权威衰亡的改革瓶颈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