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49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961.
中国儿童文学的学术化既是实现“文学现代化”的手段,也是结果。现代儿童观这一思想资源的出场,为建构起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念及学术品格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拓展了文学范畴及人学的内涵。基于“儿童的”与“文学的”双重特性,儿童文学内蕴的双栖性制导了并非一致的学术化发展路向,思想上的“为儿童”与艺术上的“去教化”使其深陷“纯化”与“泛化”的逻辑怪圈之中。在向外译介、向内整理的一体化体系中,内外两种思想资源互为他者,并汇聚为推动儿童文学创作的复合性学术资源,驱动了中国儿童文学向“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62.
周瘦鹃经历了两次身份转型."园"是探析周瘦鹃身份转型及其转型态度的视窗.他的身份转型不只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环境变化的产物,也得到了他的心理认同,其心理变化的轨迹隐潜于他的中晚年时期对"园"的态度的渐变中.青年时期是周瘦鹃"园艺家"身份意识在心灵深处被唤醒的阶段:"园"成了周瘦鹃的休闲场所与搭建事业人脉、扩大社会影响力、形成文学家身份认同的重要场所,游园中的交往建构起他的社会评价系统,"园"及"园"的相关意象建构起他的文学自信和情绪健康系统.中年时期是周瘦鹃园艺家身份意识进一步加强的阶段:"园"侧重"园林化"的家园,"园"作为饱含民族强大和家园安宁希冀的场所,赋予周瘦鹃以园艺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作为园艺家和园艺散文家地位的确立,使周瘦鹃完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转向,在各项社会主义实践中认同了自身的园艺家身份,真正完成了园艺家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63.
964.
现代文学乡愁的相关书写十分繁盛,从鲁迅和周作人的示范开始,就极力克制私人化的情感倾泻,倡导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国民改造式的乡愁表达。对Nostalgia一词内涵中单纯的怀乡病的否定是中国式乡愁具有的向外之现代性与向内之现实性,现代性的一面是中国式乡愁与19世纪以来的国外乡愁书写的应和,蕴含着对人类精神故乡和未来发展的指引性的一面;现实性是指中国式乡愁对现代中国的社会有深切的关注,有立志于改造社会,启蒙民众的内部之用。在左翼文学界对乡愁的书写如火如荼之际,乡愁也进入了电影的视野,尤其是战争和灾害损害下的乡村格外受到关注,通过影视的再造,个体的故乡记忆和乡愁书写与家国乡愁同频共振,乡愁转变成了国愁,起到了团结民心、民族认同的作用。遗憾的是,学界对乡愁理论的提炼远远滞后于乡愁的文艺书写。  相似文献   
965.
明末士人陆时雍与清初遗民周拱辰均有价值较高的《楚辞》注疏作品传世。二人年龄相仿,又为同乡,交游甚密。陆时雍身为明末士人,周拱辰则身跨明末清初,属清初遗民,二人的《楚辞》注本表达的思想倾向亦有明显差异。在对待君王的态度上,陆时雍的注疏表现出内敛中庸的理学倾向及对君主充满拥护之情,周拱辰却不虚隐君主之过,愤慨狷急之情溢于言表;在对屈原“死节”的评价上,陆时雍认定为“悁行”,周拱辰则认可并赞扬屈原的“死谏”。  相似文献   
966.
笔者近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关注了一位“网红”--陆仙人。他出生于1999年,原名陆开港,来自广西农村,高中就辍学打工。因心怀“模特梦”,他在工作之余练习走台步,还利用废弃材料设计衣服,并拍摄在乡野间走秀的视频,上传到网上。从被网友嘲讽到受邀走上国际时装周的T台,他不仅走秀、商演不断,还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