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363篇
劳动科学   107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141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900篇
理论方法论   385篇
综合类   3347篇
社会学   1122篇
统计学   29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全球营销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把整个世界当作单一市场,注重发掘各个国家市场的消费共性,并站在全球的高度制定统一的、整体的战略目标,即把个别国家的作用视为其更广泛的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组合营销资源、执行和控制营销活动,通过挖掘、满足、引导全球消费者共同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全球竞争和全球营销观念的产物,全球品牌开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2.
面对中国企业品牌管理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选择了直视.这种现状,不能成为中国本土品牌一而再、再而三为自身的成长付出高昂代价却胜绩寥寥的借口.正如我国著名品牌与营销广告专家翁向东所言:在竞争跃上新平台和入世后国际品牌虎狼环视的新挑战下,百年前义和团赤身搏洋枪的"经济版"不能重演!  相似文献   
83.
张卫 《中外书摘》2006,(8):54-55
初春,傍晚。重庆万豪酒店大厅外,料峭春雨淅淅沥沥。送走出席报社“感动重庆十大市民”颁奖典礼的众嘉宾,我陪客人来到温暖如春的酒店自助餐厅。餐厅富丽堂皇的装饰在灯光下呈暗红色,峨冠博带的大厨背着手,气宇轩昂地逡巡餐桌间,神气活像巴顿将军正视察他的第三坦克军团。  相似文献   
84.
确立精品意识,创立品牌期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报要创立品牌期刊,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要确立精品意识,争创品牌期刊;三要坚持学报的特色化;四要在学报编排上坚持国际化与规范化;五要全面实现编辑技术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85.
86.
87.
品牌资产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莲 《统计与决策》2005,(14):159-160
品牌资产是营销学领域的新概念,品牌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会计评估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股票法和未来收益法四种.建立品牌资产会计对消费者、企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对基层税务部门来说。构建和谐社会中就是要创建和谐税收环境,征管上依法治税,科学管税,服务上以纳税人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效能上努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从而履行和谐的地税职能,形成和谐的税企关系,营造和谐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89.
霍慧萍 《金陵瞭望》2005,(23):30-31
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生态雨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如何使生态文化产业成为雨花台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笔者拟以打造“生态雨花文化”品牌为出发点,对推动雨花文化产业发展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90.
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构建高品质现代化的乡村产业体系应努力遵循生态化机制、市场化机制和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形成持续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力的新格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包括推进龙头企业“上山下乡”的产业链一体化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公司及现代产业融合衔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塑造特色产业的文化品牌,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发挥民族地区绿水青山、特色文化的资源优势,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体”,依托景区“增长极”拓展“文化+生态”的深度乡村旅游,依托特色资源推进特色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采取多种途径对“三农”“三牧”进行以素质能力、专业技术提升为目标的“技术赋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