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1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115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5 毫秒
991.
爱丁堡学派建构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强纲领"质疑理性主义,开创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方向,建构的理论背景非常丰富,但主要受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知识社会学和建构论等理论的影响。具体来说,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和思想的分析为强纲领的建构在哲学层面提供了理论基础;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信念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是强纲领需要回答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其蕴含着的"社会决定论"理论成分也极大启发了爱丁堡学派;建构论从哲学领域进入社会学领域,为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强纲领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992.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不仅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大放异彩,而且后世文化理论工作者对它的研究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一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发生语境的研究,二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批判维度的研究,三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局限性的研究,四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中国适用性问题的研究,五是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经世思潮的盛行,源于乾嘉年间常州学派的提倡,而至龚魏时则大为显耀,成为学术界的翘楚。传统观点认为.今文经学在常州学派的提倡下,转变为经世思想,后被龚自珍、魏源等接收,演变为道光年间的显学。然而,学术界对两者之间的承接却讳莫如深,或者牵强。事实上,包世臣扮演着中间者的角色,将常州学派的思想传递给龚自珍、魏源等,进而导致了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的盛行。  相似文献   
994.
马克思曾经说过,伊壁鸠鲁哲学的发展,预示着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唯物主义以及抽象的个人主义、人文主义的兴起。而伊壁鸠鲁学派也是作为希腊哲学发展的重要参考之一;同时,它也是了解欧洲现状的一把钥匙。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对启蒙运动时期很多前沿科学家都具有很深的影响,相比之下,马克思借助于伊壁鸠鲁的哲学将自己脱离了左翼黑格尔派,尤其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可以看出他对伊壁鸠鲁哲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95.
在宋代理学史上,洛学派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该派理论的构成部分,文学思想表现出独具的 特色。该派是在“本”亦即“理”的大前提下承认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他们为文学作品界定了“无邪”的基本规 范,特别注重作者品德节操的磨砺,要求作者以高尚的品德充养其文,把“情”规范于“中”的范围之内,使之无 伤于“性”,其目的是让作品承担起兴起人善意的感发教化作用。为此,该派特别推重素淡自然、清切平易的风 格。当然,该派以“本”和“德”来挤压“文”,固然强调了文学的“善”,但于文学的“美”却是有所伤损的。  相似文献   
996.
人类学是以人类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科,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解决工商管理的实践问题时,我们就将其称之为工商人类学。本文对工商人类学发展的历史作了详细梳理,并对工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虽然工商人类学在中国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但其未来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李会富 《理论界》2013,(9):116-119
太谷学派是清朝嘉道年间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的民间儒学流派。它接受了宋明理学的道统意识和道统谱系,并延续了理学的人文语境、诠释文本和核心话题,保持了理学的思想旨归和话语系统。其圣功之学也与理学功夫论一样,都是学者通过修身养性而超凡入圣的功夫,二者具有同质性。这使得太谷学派呈现出明显的理学特性,成为理学思潮民间化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98.
以往我们对孟德斯鸠思想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其对东方专制政体的批评及其民主政治思想这两个方面,却忽略了其中西政治哲学平行比较研究以及从儒家政治哲学中发现“共和政体因素”的思路.从他对儒学与斯多葛派哲学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他对这两派学说有着同样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从他关于中国的“礼教构成了民族的一般精神”的论说中可以发现,他认为专制政体的恐怖原则乃是对儒家礼教原则的背离;从他对儒学如何“给专横权力划定范围”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他从道德的根源肯定“亲亲互隐”,与孔子的观点完全一致;从他对儒家礼教与基督教“一般精神”的比较中,则可以发现他对儒学的局限性有一定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999.
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站在知识精英的立场上,以文化救赎为历史使命,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异化现象,对精英文化的沦陷以及大众文化的强势统治展开了猛烈的批判,率先扛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更是成为以后文化批评需要借鉴的重要话语资源。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法西斯极权主义带给成员的痛苦记忆造成了其批判对象的错位,缺乏辩证看待大众、文化与科技相互关系的眼光以及对文化的二元划分模式都暴露了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