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宋:列国体制下的存在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之所以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才建立了一个国祚长久的宋代。  相似文献   
12.
唐五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蹙金”这一织绣名物,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五件蹙金绣是这一常见诗词名物的实物印证,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佛教意涵。“蹙金”是用捻紧的金线以制成皱纹状织品的一种刺绣工艺,蹙金绣是质地最密、形态最美的一种绣品。这种绣品在唐五代成为皇帝后妃、诸王公主等皇室帝胄和衣冠贵族喜欢服用的生活和装饰用品,故诗人经常用以表现贵族社会和人物的生活情状。因“蹙金”优于“盘金”、“缕金”和“贴金”,在诗词中的表现作用也就有所不同。这一特殊的诗词名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史内涵。  相似文献   
13.
唐五代时期的词尾“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五代时期是词尾“头”发展的关键时期 ,有旧形式的沿用、扩展 ,有新形式的萌生 ,使用情况复杂。本文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此期词尾“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综合的分析 ,并指出不同类型的词尾“头”出现的最早时期及基本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词在晚唐五代首先主要是以歌妓传唱方式进行传播的,为便于记诵出现了抄本形式的词集文本,这对温庭筠词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适应歌妓的歌唱出现的歌本<花间集>,作为温词在后世传播中的主要媒介.为温词的持续性或永久性传世提供了根本保证,完成了从口头传播到书面传播的转变.在这种转变流传中,还可能对南唐词产生了直接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五代人对李白诗歌的传播与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振龙 《云梦学刊》2003,24(4):73-76
考察李白诗在唐五代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可以发现盛唐时期人们对李诗怀有浓厚的接受兴趣,中唐以后,虽有李杜优劣之论,但李杜并尊的意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李诗的传播方式主要为编集传播和选诗传播,二者均对李诗的流传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链上重要的一环,虽然大多篇幅短小,但仍然符合小说的特征,自有其独特的叙事语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叙述式叙事;描述式叙事;对话式叙事。  相似文献   
17.
鲁西奇 《中国学术》2003,4(4):327-335
近二十年来,人口史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显学之一,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就其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户口统计制度、人口数量的变动、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结构、人口政策与人口思想(人口观念)等六个方面。其中,户口统计制度的研究属于制度史范畴,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读唐五代女性诗歌,我们发现其传播方式有石刻——女皇帝、皇后的女性意识的流露;驿壁屏风——公主的控诉;袍、树叶、金锁——宫女的愿望;燕足、石壁、写真——弃妇的哀怨;龟形——征妇的渴望;寺壁、观壁——勇敢女子宣言;红绡帕——“疯女人”的行动;青楼妓馆的墙壁——妓女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唐五代是田园诗创作进入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者达211人,作品1489首。其创作情形及在各时段的分布呈现出由低而高、最后回落的发展态势,其中盛唐、中晚唐为繁盛期,初唐与五代为低潮期;诗作量20首以上的18位作者最具代表性。而就表现主题言,初、盛唐多表现田家乐,中晚唐则在延续此一传统主题的同时,涌现出大量表现田家苦的诗作,从而展现出一种新的创作趋向。究其原因,与唐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前后变化有关,也与唐代文人生存状态及心态的变化有关。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助于还原唐五代田园诗创作的基本面貌,也有利于纠正学界的某些片面认识和研究偏颇。  相似文献   
20.
田同之以“男子而作闺音”论词,准确地把握了词最为范式化的特质。花间、南唐词人,在创作中大都“遵循一种惯例性的艺术表现范型”,即“男子而作闺音”范式。这种范式由温庭筠开创,为花间、南唐词人所强制乃至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