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乐记>的作者认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要有"文采节奏",即美的形式,才能谓之"音".能陶冶性情,引入向美的"德音"才能称为"乐".时至今日,这些看法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2.
"调和折衷"在杜亚泉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政治思想上,他以"调和折衷"的方法处理保守党和进步党、集权制与分权制、国家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关系,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文化思想上,他通过对中与西、新与旧的"调和折衷"建构了自己的文化理想.杜亚泉"调和折衷"的方法论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思想来源,但在征引西方思想的表层下,隐藏着以中国传统文化参照,发明西方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23.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他在经营洋务实业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用人的重要性,在用人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唯才是用,绝不任人唯亲,并且用人不疑。他还坚持"任其所长、久于其任"的用人原则,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在用人过程中要求严格,奖惩分明,并制定了轮流坐办的方式。盛宣怀独特的用人观促进了晚清实业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文章概述了结构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思想,即结构主义的结构观和二元对立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具体分析了结构主义方法论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并阐释了结构主义方法论与唯科学主义之间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5.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创新.主体功能区划分之后,设计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就成为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当前,学术界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均衡分析引入区域政策研究.认为政策均衡是一种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的折衷均衡.本文还探讨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从提高区域政策效率、增强区域政策的有效供给能力的角度,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区域政策所针对的区域问题,以及区域政策供给重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企务公开工作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力举措.企务公开工作推行的十多年来,对于规范企务公开工作,强化民主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当前来看,少数企业也确实存在着企务公开流于形式的现象,如公开制度不健全、公开内容不全面、公开工作不及时、公开程序不规范等.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干部,现就当前企务公开中存在的差距和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7.
就马克思主义而言,真正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这种新的解释不会像传统解释那样,既不易说清,也无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指认有理论与现实方面的依据.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由健寿、富裕、和谐、自由这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标示.有了它们,如何发展社会的问题立刻就会变得简明起来,这就是采用唯好主义的方式:怎么有利于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我们就应怎么做.  相似文献   
2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明确的出土文献重新梳理副词"唯"。通过"唯"在殷商卜辞、两周金文、战国文献中的语法位置、语法意义的分析,发现语气副词"唯"向范围副词"唯"转化的过程。范围副词"唯"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语气副词"唯"仍继续存在,后者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9.
“群己之辩”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古代哲学家以“群体重于个人”作出解答,近代哲学家们在此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要求“尊重个性,发展自我”,并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的产生又有它深厚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