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传统唯伦理性日常思维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这是由儒家伦理规范对中国传统日常思维模式的双重影响所决定的。唯伦理性日常思维本身虽有其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应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42.
新写实小说成为一个文学史事件的同时,有关“新写实”的文学批评也成了一个颇受争议的理论命题。在现实主义批评内部形成了两派:“折衷派”与“回归派”。“折衷派”认为,新写实出现在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双重低迷的情况下,它是在对两者超越和改造后形成的新的创作理念和倾向。“回归派”认为,新写实小说是对现代主义文学围攻的突破,是传统现实主义在新历史阶段的回归。“折衷派”和“回归派”的理论阐释都体现了在现代主义话语冲击下,现实主义话语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43.
黄岭峻 《江汉论坛》2004,8(1):120-124
"经济民主"是滥觞于清末民初、形成于抗战前夕,并在40年代达至高潮的一种思潮,对中国现代思想界影响甚大.它与"政治民主"相对,认为只有基于经济平等的政治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思潮的形成,既有苏俄经济模式的影响,也有"唯科学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吴澄在思想史上处于从朱熹到王阳明的中间位置,其“格外之物,致内之知”的格物致知说,貌似阳明而实承晦庵。吴澄鄙薄记诵之学,但并不因此主张摈弃闻见,一意反求诸心。对于格外之物如何能致内之知的问题,吴澄借助于朱熹的理一分殊、天人合一的观念予以疏通。虽然物理与伦理相通,但读书讲学与伦理的关系则更为直接,吴澄由此而强调读书是学者入门工夫。  相似文献   
45.
金陵生 《唐都学刊》2006,22(2):20-20
在目前学术刊物的审校过程中“唯”与“惟”的用法存在一些歧义,有些编辑将原作者文中的“唯一”“唯我独尊”等中的“唯”字改为“惟”,有些则拒绝用“惟”字。这些都失之偏颇。笔者翻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五版,第1446-1447页),“唯”“惟”条目“唯独”注也作“惟独”,“唯恐”注也作“惟恐”,“唯利是图”也作“惟利是图”,“唯命是听”也作“惟命是听”等等。可见“唯”与“惟”在大多数场合是相通的,只有在“唯唯诺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惟妙惟肖”词条中两个字才有所区别。事实上,自古以来“唯”“惟…  相似文献   
46.
折衷整合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研究表明 ,折衷整合的心理疗法正呈现出强盛的发展势头 ,将成为未来心理咨询治疗的主流。异常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在遵循人性化、实用化、整体化原则的基础上 ,采取各种适宜的方法 ,围绕认知、情绪、行为进行咨询治疗 ,就会取得全面深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试析学报编辑部的编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务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报出版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编务工作的重要性、编务工作的特点、编务工作的作用、编务工作的任务几方面阐述了学报的编务工作。  相似文献   
48.
全球化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种新的哲学形态是唯人主义的。它把人看作是属人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之本原和终极关怀的对象,以人道主义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人类普遍价值的公理和普世伦理的底线,高扬“人的解放”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文章认为,从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的一般本性”到追求真善美的形上境界乃是人性的内在要求,故唯人主义与形上境界具有内在统一性。文章还着重剖析了真善美三大价值之间所存在的深刻矛盾,论说了“男性化的哲学家”与“女性化的哲学家”对于“可信”与“可爱”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价值真理多元并存的必然性,为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提供了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自治务例作为我国民族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化、法制化的实现.但一直以来对自治条例的精神是什么,自治条例应确立何种价值取向的研究尚不够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自治条例立法和对自治条例理论研究的深化.本文试图从自治条例的性质和立法目的等入手来揭示自治条例的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自治条例立法.  相似文献   
50.
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翼 ,不可分割。知识结构的理性因素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非理性因素提供创新的动力。唯科学主义否认直觉思维的作用 ,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