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马健 《理论界》2008,(12):128-129
人们长期以来普遍认为,中国拍卖业始于近代鸦片战争前后。但是敦煌出土的文献资料和中国寺院经济史料证明,公元7世纪已在中国佛教寺庙里流行的处理亡僧衣物的“衣”与现代意义上的拍卖其实非常相似。“衣”甚至还曾一度影响到了世俗社会的商业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衣”实际上是中国拍卖业的源头。  相似文献   
42.
论海盐腔的起源及在南戏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南戏起源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有关海盐腔的创始人或腔调来源的重要史料作了认真的分析。认为现存史料关于海盐腔来源最重要的两条表述——元代姚桐寿《乐郊私语》和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涉及的曲方式,仅是宋元文人词或乐府曲方式,是一种文人"雅";而南戏的起源是民间的"俚"或"俗"。海盐腔是两者融合的产物。它是在明代民间戏曲蓬勃发展过程中,文人濡染、参与和推动南戏改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44.
本文着重探讨成人钢琴教学中节奏感和曲调感的技能训练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强调在节奏训练中应进行抽象化的“读拍法”训练。在曲调感的训练中进行用“哼”、“心”带动“指”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5.
声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而比喻、范、模仿是常用的授课手段 ,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喻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范、模仿在声乐教学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感受与鉴赏"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与根据学生厌听音乐的现象,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情操,优化欣赏教学;演交替,即兴创作舞蹈,激发学生音乐情商等三个方面的浅谈与描述.  相似文献   
47.
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新闻”与古代歌谣和“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新闻”说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8.
元代燕南芝庵的《论》,记载了我国古代的歌曲题材、演形式及当时所流行的部分曲目;分析了从古代流传至当时的各种声乐演技巧,以及形形色色的歌曲和演者声乐演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它是我国一部集声乐之大成的史料性著作。联系当前民族声乐高度发展的状况,对这部史料性论著进行新的评介,旨在追根溯源,以求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卡勒德·胡塞尼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他的前两部小说《追风筝的人》与《灿烂千阳》是近年来世界上最为畅销的小说,也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2013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透过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探寻了阿富汗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兄弟姐妹之间等复杂而又模糊难言的家庭伦理困境。通过对这些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思与追索,胡塞尼深刻地揭示了贫穷与饥饿以及极端利己主义对伦理道德的扭曲与摧毁,同时也表明了他的人道主义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50.
《松游小》是晚清流传在川西地区的一首羌地纪游长诗,是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富含浓郁的边地民族风情与诗性。《松游小》又属于空间文学,它线性地将地理空间、民居建筑、寺庙建筑和历史古迹四个方面诗性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示了七百里松茂古道上各族人民的诗性生活状态,构成了一部蕴含着空间和历史文化、风俗文化的少数民族的文学。它奇特的诗歌形式在近代中国诗坛具有承上启下开创意义,对研究中国诗歌发展史和指导诗歌突破传统都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