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商代金文是与甲骨文共时的语料,与甲骨文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详细考查商代金文资料的基础上,对商代金文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2.
商代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水、旱为主的灾害频繁发生,并且引起自然环境的恶化。殷人心目中导致灾害发生的因素有天帝神祗降祸、祖先降灾、鬼神示警三方面。面对灾害,殷人更多的是采取巫术救荒的办法,当然也采取了一些实际有效的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卜辞中有新熹与旧熹,指新乐与旧乐。卜辞中有"丐",当读为瞽,指盲人。卜辞中的"庸"和"美",指"颂"和"雅"。  相似文献   
104.
商代的神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甲骨文、结合古代文献资料,对商代后期祭祀“神主”即卜辞中的“斗”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叙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以保利艺术博物馆入藏的一件商代帝辛时期的青铜方鼎《 方鼎》铭文中的"返"字为出发点,调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反、返"二字的使用情况,对过去一直认为是古今字的"反"、"返"二字的关系重新进行了考察,指出表示"返回"义的"返"字在商代晚期就已出现,但同时还借同音的"反"字表示"返回"义,"返"并非"反"的后起字,在表示"返回"这个意义上,二者应是通假关系。文章的研究可以纠正《古代汉语》教材仅依据传世文献用字将"反、返"二字视为古今字的错误看法,有利于指导古代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6.
李龙海 《殷都学刊》2001,5(3):14-20
关于商代的继承制度,康丁以降,实行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史学界关于商代继承制度的特点的争议主要在于商代前中期(成汤--康丁).本文试从商族的婚姻沿革、经济生活方式入手,文献、考古材料与甲骨卜辞相结合,来论证商代前中期的继承制度当是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这是在商代前中期虽已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但尚保留大量母权制的孑遗而必然经过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文化哲学的视角重新评价了商代青铜文化,破除了对青铜文化的认识误区,通过论述商代青铜文化与书写文字文化及技艺书画的关系,阐明商代青铜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卓越贡献。文章还提出了与青铜文化相适应的人的造型艺术感受能力,由此来论述青铜文化与人的心理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政治思想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其工具性,"王权至上"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观点和政治实践,是商王通过一定的强制方式赋予其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并胁迫臣民服从而完成的。"王权至上"固化了当时整个封建社会民众的自身价值认知,催生了封建皇族大统的传承规制,影响了农民政权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09.
连劭名 《殷都学刊》2011,32(1):12-16
古代对山川之神要进行望祭,河、岳在甲骨文中也受到隆重的走望之祭,并有自己的祭日和地点,祭法则有多种,有时也与其他神祗一起合祭。  相似文献   
110.
常璐 《社科纵横》2012,(4):131-132
商代"圣都"在学术界长期没有得到正视,对于其存在的确实性前人也未有探讨,本文从考古材料出发,分析商代都城的考古学材料,进而论证"圣都"概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