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5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516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91.
作为商品的标识和象征,商标的翻译也越来越多的受到译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商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尽量减少商标翻译的错误,从而为商标翻译服务。  相似文献   
92.
论近代中外首次商标问题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2年以前,中英两国在对商标的认知和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上,差距十分明显。20世纪之初,随着中西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中英商民之间的商标纠纷问题凸显。为使英国在华商民的商标权利通过条约的形式得以固定,在1902年的商约谈判中,中英之间就商标问题进行了谈判,本次谈判留下了两次重要的会议记录。此为近代中外首次关于商标问题的谈判,而这次谈判中双方就商标问题所达成的部分条款,对中英两国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英国方面而言,通过条约使中国按英国的要求建立商标法律制度,以将中国纳入业已形成的国际商标法律体系,有利于英国长期占领中国市场及维持竞争优势;就中国而言,中外关于商标问题的首次谈判,对中国近代的商标立法,商标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商标观念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商标法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方向。  相似文献   
93.
淡化行为是一种现代商标侵权。为满足驰名商标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际潮流,我国应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借鉴各国商标反淡化立法的成功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商标反淡化法律制度,对淡化行为依法打击,从根本上遏制和消灭商标淡化行为。  相似文献   
94.
从混淆理论、反淡化理论到联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尉 《学术论坛》2007,30(8):62-66
商标是蕴涵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对其进行保护日益显得重要.文章对混淆理论、反淡化理论、联想理论的发展进程、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理论的一些不足,指出这些理论各自的功能,明确它们间的关系,对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涉外企业涌入我国,推动了我国经济前进的步伐.企业的商标凝聚着企业的信誉、文化,顾客的信赖和情感诉求,以及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忠诚等诸多内涵,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商标战略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加强对商标、品牌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有利于将知识产权资产的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6.
曾晓剑 《云梦学刊》2002,23(3):111-114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 ,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标志 ,是具有产权意义的标志。商标命名至关重要 ,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般来说 ,商标命名应注意不违法、不犯忌、不雷同、不草率、不过度等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97.
商标淡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淡化是无权使用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标识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损害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由于我国商标立法上的欠缺,应在《商标法》中增加关于商标淡化的定义,表现形式、认定方式及其法律救济等法律规定,从而完善我国商标制度,以更好地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8.
商标异议制度对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现行的商标异议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憾。为了完善我国的商标异议制度,在第三次修改我国《商标法》时,应当明确规定商标异议人的主体资格和提出商标异议的理由,取消商标局对商标异议的裁定程序,完善对商标异议的司法审查机制和收费制度并引入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9.
商标“抢注”现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商标抢注的原因 ,在分析商标抢注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后指出 ,商标的抢先注册与正常的申请注册并无二致 ,对于商标的及早注册 ,商标法是提倡的 ;同时认为 ,商标被抢注 ,原使用人可到竞争法领域寻求权利救济 ,即如果被抢注的商标已为公众所熟知 ,原使用人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主张反不正当竞争利益。接着在比较的基础上指出 ,“申请在先”的注册制度是符合经济、效率原则的 ;设置“先用权”制度作补充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试图从英语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商标词缀与英语俗语词源的关系做一粗浅的分析.词缀法是英语商标词汇构成的一种主要方式,有一部分英语俗语的构成源自于商标词缀.每个时代由于风尚不同,使用的语言习惯和风气也不相同,商标词作为人们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构成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反映时代所流行的语言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