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通过引入惯容器与杠杆元件,设计了一种新型含两放大机构的单层隔振系统。首先,建立柔性基础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新型隔振系统的位移阻抗及力传递率、插入损失、振级落差与功率流设计公式。然后,探讨了惯质比和杠杆放大比对固有频率及反共振频率的影响,发现随着两放大比的增大,第一、二阶固有频率与反共振频率减小,拓宽了减振频带,进一步改善低频隔振性能。最后,采用某试验系统,发现初始数据相同时,模型在小于10 Hz的低频范围内能够更有效抑制振动的传递。  相似文献   
32.
一种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感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本文的论述,把一种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感的方法介绍给从事电子、电工实验的教学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33.
五连杆非独立悬架的后横向推力杆在弯道和坑洼多的off-road路面上试验时出现弯曲现象。从结构力学计算截面系数,进而进行CAE屈曲强度和复合工况下的应力值分析以及固有频率分析,找到后横向推力杆失效的原因。最终提出将横截面由原来U型的冲压件改成圆钢的优化设计方案。台架疲劳试验及整车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横向推力杆强度更高,疲劳性度大幅提升,杆子固有频率的变化也未放大后悬架的共振。结果显示,提升悬架连杆强度最重要的方法是增大连杆的截面系数,这对解决类似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本文采用一种快速收剑的渐近法,给出了自由悬挂重索微振时固有频率的公式。  相似文献   
35.
罗莹艳 《科学咨询》2009,(20):63-63
以1450冷连轧机机组第五架轧机在轧制过程中发生振动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第五架轧机的单片机架和双片机架分别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出其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经比较分析,得出双片机架的动力学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振动情况.  相似文献   
36.
主要叙述了压气机叶片的固有频率测试技术和先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固有频率测试采用了频率跟踪和振幅自动控制技术,确保叶片始终处于共振状态.有限元计算中使用的是8节点40自由度超参数壳体单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一致.  相似文献   
37.
切削加工振动主要有自激振动和受迫振动,它们分别与机床系统本身的特性、内部干扰力和外部干扰力有关.为了减振防振,必须准确判断振动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综合分析引起振动的主要因素,找出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隔断和减轻引起机床振动的各种干扰力,调整机床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刚度以提高其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固有频率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固有频率相对设计参数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公式。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2300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39.
从板梁组合构件的虚功方程出发,对极采用Adini元插值,对梁采用三次Hermit插值的有限元法,作离散化处理,推导出极梁组合构件的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从而求得极梁组合构件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40.
为实现ω型弹条扣件扣压力的快速测量,提出一种锤击测量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应力与固有频率的关联性。以Ⅱ型ω弹条扣件为例,设计了扣压力锤击测量试验装置。使用COMSOL仿真软件分析了扣件的锤击响应和振动特性,之后开展了锤击试验研究,最终得到弹条扣件扣压力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Ⅱ型ω弹条扣件系统在服役状态下的固有频率约为1 kHz,并且固有频率与扣压力近似呈正比关系,验证了弹条扣件扣压力锤击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