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03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观点     
废除养老金双轨制难在哪里人民网会前一项调查表明,社会保障连续四年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更有98%的网民认为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但这场变革远比想象得复杂艰难。其背后既有国企改革的遗留难题,也有机关事业单位配套改革滞后的问题,交织并扭曲多年,颇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味。并轨首先遇到的第一问题是,按照可操作的统一的社会化养老路径  相似文献   
22.
邢少文 《领导文萃》2013,(15):31-32
经济学家似乎对"赎买论"比较钟情,在讨论改革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总有人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共识破裂",需要"重新凝聚"的当下,又再次有人提出要对特权腐败和国企改革进行赎买和赦免。所谓赎买,是指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者对进一步改革的支持,减少他们对新体制转变的阻碍,对他们既已形成的特权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让他们放弃进一步行使其特权的"权力",退出历史的舞台。赎买政策上世纪50年代曾被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23.
张道刚 《决策》2005,(8):38-40
机制层面的改革带来的是量变,而体制的变革才是国有企业质变的关键,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突破的最后一道关口和坚冰。显然,从辽宁的“5·26会议”以及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不难看出这种体制创新之变。  相似文献   
24.
《经营管理者》1996,(2):10-13
<正> 一、“九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规划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继续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企业制度创新,推进各项改革,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  相似文献   
25.
26.
27.
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做法,指出国有企业在用人制度方面现存的弊病,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提出:对于国有企业经营者,应建立科学灵活的选任机制;构建规范可行的激励机制;施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8.
国企改革中的企业文化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的重塑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基石,本文对国企改革中企业文化重塑的重要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重塑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文化重塑过程中相关的需求识别、行政指导、制度和培训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9.
现代企业家的劳动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明确指出了企业家是劳动者 ,详细探讨了企业家劳动的属性、企业家的劳动创造了什么以及企业家劳动报酬的构成等问题 ,并由此提出了关于国企改革的一些新的设想 :包括将国家财政与国有资本彻底分开 ;建立管理国有资本的专门机构 ;实行国有资本以金融形式为主的运营机制 ;建立国有资本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30.
顾山 《上海统计》2000,(1):40-41
2000年是新旧世纪的交替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老百姓的心态如何,他们最关心什么呢?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能实现吗?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是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