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2.
在鲁迅看来,皇权思想与国民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在东亚,日本的皇权思想主要造成了主体性丧失问题,中国的皇权思想主要表现为国民性问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主体性问题。而这也使鲁迅从对国民性的批判转向对皇权的批判。但他的困境在于:皇权思想不但造成国民性问题,融入国民个体的灵魂,而且其所行使的功能性也融入了整个国家和现代化运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2013,(15):20-20
现在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教育,去行政化,让教育回归教育。这是一个国家的底层设计。 我们同家历来是讲集体主义的,对待耻辱问题也是这样。比如在对日问题上,我们一方面高调地说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慰安妇都是被歧视的,足以折射出民族耻辱和个人耻辱的关系。中闻人总是讲忠孝节义,舍身取义。对于弱者有很多的要求,当俘虏都不行。很多当年做过俘虏的志愿军回来以后,几十年都抬不起头来。按同际上通行的规则,你的抵抗失去意义的时候,只能增加生命的牺牲,这时投降不算是耻辱。而我们自己的规则是,你投降了就是叛变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相似文献   
14.
龙夫 《民族论坛》2007,(3):61-62
<正>开车的风格,最能显示人们平常鲜为人知的一面,而在欧洲,则有着形形色色有趣的“驾车国民性”。热情殷切的希腊人,很难被想象为喜欢冒险或好斗的民族,而就车祸事故的资料显示却不那么令人乐观,未能赶到目  相似文献   
15.
《中外书摘》2014,(5):38-39
在2011年3月11日袭击日本东部的大地震中,日本和海外媒体及手机、推特、脸谱网等各种社交媒体地毯式报道了灾区的人们在化作一片泽国和废墟的家园上,如何坚忍而淡定地避难求生;灾区以外的市民如何自发而有序地组织起来,默默地支援灾区;新闻工作者如何不事渲染、煽情——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擅自发表一帧罹难者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看了《唐山大地震》,不知道冯导和编剧自己是怎么看的,个人觉得与其说是一部故事片,倒不如说是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深刻揭露——地震不过是个噱头罢了,重要的是背后的自虐。  相似文献   
17.
姜云生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科幻界非常有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科幻创作善于通过历史事件切入叙事,以历史题材为载体,以国民性批判为主旨,对人性的惨烈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反思,丰富和扩展了科幻小说的思想内涵,为我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鲁迅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相似的历史和精神渊源,它们先后不同程度地改造了中国的文化和国民性。但是,当经济利益提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上来时,人消失了,呈现出"只见物不见人"局面。解决这一困境的途径应该回到传统的老路上去,重新重视生存者的精神利益,这样中国文化就呈现出动态的否定之否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老舍作品中的英国人形象描写并不是一般小说意义上的人物形象,其深层所表达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作家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通过英国人文学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对域外的想象,并且以外国人形象观照中国人的劣根性,旨在改造国民性。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现代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在于文化批判的深刻性与全面性,特别是对传统中国的官本位现象及其对国民精神的戕害的批判,至今仍振聋发聩.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应当继承并发扬鲁迅的文化批判精神,不断改造和提升国民精神状态,努力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