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布依族的图腾崇拜与自然、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布依人将本民族的图腾崇拜通过自己特有的视角符号表现在服饰上,生动地阐释了布依人独特的情怀。因此,布依族服饰的图案和纹样,不仅具有神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美学意蕴和价值。  相似文献   
92.
淮北属于古代鸟夷族分布区,更是楚汉两种文化的交汇地,特有的文化背景使其形成了"尊凤爱鸟"的习俗。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图案,既反映出了汉代淮北人对于天文知识的朴素认识,又反映出了他们对于生命的赞美与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回顾淮北汉画像的发展历史,在与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结合之后,它的创作动力主要包括"图腾崇拜""抽象夸张"及"现实生活进步"三部分内容,笔者就从这三部分要素出发对其内涵及创作背景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93.
94.
陈光 《职业》2012,(2):175-176
一、语言的产生及语言文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语言,这是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但在语言的实际演进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具有模糊、不稳定、随意性的特点。一种普遍情况是,一种语言会因部落的迁徙融合、图腾崇拜变化、时间地理转换等条件的变化而形成新的语言,可以说,语言在历史演进中与民族的地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龙崇拜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就其性质而言,是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亦或是祖先崇拜,这在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主要从中国龙崇拜的表现形式入手,对龙崇拜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讨,结合中国古典文献及西方图腾理论阐明笔者对于龙崇拜不是图腾崇拜的观点看法。  相似文献   
96.
傣族地区存在狮图腾崇拜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从理论上说,傣族没有形成狮图腾崇拜的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傣族狮崇拜也不具备图腾崇拜的表现和特征,傣族历史上留下来的与狮子有关的雕刻、传说以及现代人们文身的狮子图案都不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傣族对狮子的了解来自佛教,傣族的狮崇拜主要在佛教崇狮习俗的影响下形成,是一种灵物崇拜。  相似文献   
97.
《诗》之兴是一种隐喻,《易》之象与其有着相同的艺术功用,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象征系统。《诗经》中的鸟类兴象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内在关联,早已被前人证实,验之于《易》,同样契若合符。可见,《易》与《诗》一样,都是以形象来表达意义,运用的是象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98.
蛙图腾崇拜与壮族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崇拜在壮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培育和形成了壮民族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壮民族以仗义助人、勤劳勇敢、聪明机智为美的人格审美取向。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它以刚柔兼济的美感形态,形成了壮民族外向、热烈而又和谐、深沉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9.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美”“善”观念正是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0.
凤崇拜是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其性质如何?有学者认为是图腾崇拜,笔者根据图腾崇拜理论与灵物崇拜理论认为凤崇拜是灵物崇拜,并对灵物与神的区别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