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9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748篇
劳动科学   63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05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748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3793篇
社会学   1203篇
统计学   30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政府干预与土地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创新机制。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行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有关土地权属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流转过程中的土地权属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健康、有序、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社会福利》2006,(12):58-58
公益性林葬公墓是顺义区在掌握全区殡葬设施基本情况基础上,经过多次调研而探索出的新的骨灰安置形式。这种骨灰安置形式以节约土地资源、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免审批、公益性等特点受到基层和群众欢迎。为加快农村公益性林葬公墓推广建设进程,解决农村骨灰安置难问题,切实为农村百姓做实事、办好事,顺义区政府承担了13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全区各镇、村公益性林葬公墓推广建设,该笔资金已列入2007年区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54.
《统计与社会》2005,(5):15-15
9月5日,广东分署、广州、南宁海关泛珠区域海关快速通关模式推广会在南宁海关举行,会议对“多点报关.机场验放”通关监管新模式和“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进行推广部署,9月6日正式启动.从而拉开了泛珠三角区域内广州海关和南宁海关进行跨关区合作.促进进出口货物快速流转,拉开了西江流域水运物流渠道提速的序幕。  相似文献   
55.
常德市农业流转存在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5种形式,呈现4个特点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少;短期协议多,长期协议少;组内流转多,跨组以外流转少;农户之间私下流转的多,按规定程序流转的少.按土地流转运行模式可归结为托管、承包、租赁、股份合作4种.常德市农地流转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操作管理极不规范、思想认识很不适应、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经济环境不够协调等问题.建立农地流转合理机制应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创设组织运作系统,实施宏观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56.
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行的土地公有制形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着模糊性 ,致使目前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通过分析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提出改革现行土地管理机制的两种选择思路 :其一是土地私有化 ;其二是明确国家对土地绝对占有的方式  相似文献   
57.
58.
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正确的土地伦理观 ,保护土地资源 ,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人类的神圣职责。考察了土地资源退化的现状及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指出人类应提倡和遵循土地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现代土地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通过研究我国土地利用伦理选择的实现途径 ,提出建立具体的运行机制 ,将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伦理规范切实落到土地利用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59.
《决策导刊》2006,(3):24-24
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农民工连续十几年大规模的流动来看,主要是由早些年的向东南沿海率先开放地区流动、转向北京、上海以及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现在,大中城市已经成为农民上进入的主要就业务工地区。  相似文献   
60.
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后,士地流转一时间成为媒体和政学界话语的热点,围绕土地流转的争论亦如雪片般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