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427篇
劳动科学   610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265篇
丛书文集   1535篇
理论方法论   402篇
综合类   2588篇
社会学   577篇
统计学   49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韩俊 《社会学》2008,(3):48-5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滞后,实施机制不健全;缺乏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分散而零碎,保障面狭窄;过分强调家庭与残疾人的自我保障责任,保障资金短缺;社会保障功能不足,未能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环境障碍仍然存在。“十一五”期间,上海要按照“要分类、有梯次、保基本、广覆盖”的要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分类施保救助体系;健全残疾人救助制度,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2.
63.
中国自杀率高不高?——我说不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兆雄 《学术论坛》2008,31(2):159-164
中国自杀率:1999年为13.9/10万,世界排名第28位;2006年为7.44/10万,世界排名第57位;城市自杀率下降至5.02/10万(男5.39,女4.61),农村下降至9.26/10万(男9.56,女8.95),开始扭转城乡特别悬殊、男女比较悬殊和青年妇女突出高发的态势.1999年全年自杀18万人,平均每天自杀493人.2006年全年白杀97150人,平均每天自杀266人,占城市死因的0.98%,农村死因的1.79%.在死因方面,城市与农村自杀俱排在全国第9位.2006全国总死亡率城市为530.46/10万.农村为518.0万.  相似文献   
6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总量GDP到人均GDP的巨大转变,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二是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对人口的实际承载力。  相似文献   
65.
骨瓷碗     
他和她来到这个城市时,还是刚刚毕业的穷学生,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简陋的村屋里,连着几个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越来越急躁。幸好她是师范毕业的,不久,成了两个孩子周末的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66.
境外关于资源对家庭压力作用的研究偏向微观层面的剖析,对影响家庭因应资源的社会宏观层面因素较少涉及.本研究借鉴西方家庭压力模型,尤其是布思的脉动理论,从本土经验出发,把家庭压力置于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关注外在脉动的社会支持对家庭因应压力的作用.研究采用质化和量化分析结合的方式,探析城乡家庭如何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涉取和使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因应压力的过程和策略.研究发现,多数家庭主要是通过亲缘网络的支持以不同程度地缓解压力,正式的社会支持给予家庭尤其是弱势家庭以社会救济和多方面的援手,有效地缓解了不少压力或危机.但总体而言,社会支持不足是造成家庭易损性的最主要因素,制度资源的匮乏和缺失,使得目前的社会公共服务只能满足部分家庭的初级物质需求,对解决或减轻压力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7.
本文运用"两产业三部门"的双重演进理论模型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揭示了江西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重互动关系.实证分析还表明,大力扩展城镇(市)非农部门是实现江西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重演进的必要前提;而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与城乡区域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同时两全.  相似文献   
68.
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的具体行动。大足县作为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必须以此为契机,在推进一小时经济圈战略中打造新亮点,凸显新特色,全力争“先”升“位”,走出一条具有大足特色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9.
赵正霞 《青海统计》2005,(10):32-37
纵观“八五”以来社会发展轨迹,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海南州经济步入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但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依然存在。相形之下,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综合水平较低,仍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障碍,这种差距蕴含在城乡诸多领域。当前,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之际,如何围绕“五个统筹”,  相似文献   
70.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有关这个问题,一方面经济理论界加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各级部门也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和经验。有鉴于此,本期我们特别推出了“推进城市化专题研究”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