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948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984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769篇
社会学   409篇
统计学   34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971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特殊阶段、特殊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规模大、数量多、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阶层,也是党委、政府工作和民生改善的重点人群。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他们的问题和困难解决与否,直接考量着政府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能力;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满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改善民生的决心与力度。可以说,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事关现代化发展成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62.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复杂社会难题.理论和社会实践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目前,理论研究涵盖了基本理论、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制度建设、水平评价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形成大量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但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侧重宏观层面等问题.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理论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必须更具系统观.  相似文献   
63.
正主持人语:无论人类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城市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繁衍与发展的重要场所;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以来,研究城市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千年来,从雅典到威尼斯,从欧美到中国,当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时,城市的研究也有着日益多样化的视角;我们看到,城市的研究与其说是对理想空间的美好构想,不如说是对新型公共生活的持续性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64.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民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正在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民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其主体地位还不相符。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实现农民现代化,必须以制度引领农民现代化、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民现代化、以现代教育引领农民现代化、以市民化引领农民现代化、以信息化引领农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5.
对大遗址管理而言,我国正稳步推进的城镇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回应这些机遇或挑战,“十一五”前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寻求大遗址管理体制中管理架构和机构的部分突破。这些突破对大遗址保护已经或正在产生积极影响,但也面临着政策不具普适性、无法根除原管理框架痼疾等困境。促成大遗址保护需求与规划的衔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大遗址管理,是突破困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6.
城市精神不是自我决定的文化实体,城市精神研究也不能采用个人审美化的视角。身份认同冲突和全球资本流动引发的文化冲突,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主要的文化矛盾,也是城市精神研究的逻辑起点。城市精神研究的方法论应当立足于中国城镇化的阶段特征和历史任务,以实践理性作为凝炼和培育城市精神的理性原则,以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使城市精神成为一种突出行动性与过程性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67.
新视野     
<正>在我们为何需要底线制度所谓底线制度,就是必须建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以彰显其神圣与严厉。为什么特别强调底线制度?因为现实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了我们的制度不是缺内容,不是缺形式,缺的恰恰是执行与权威。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铁腕治吏,"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多来,充分显示了制度的刚性,树立了公众对制度的信心。"八项规定"之所以具有"杀伤力",令党内不良分子闻之丧胆,根本原因在于它体现了绝对的权威性,只要你敢触犯,无论"老虎"还是"苍蝇",统统都得落网。  相似文献   
68.
徐云 《社区》2014,(6):12-13
上海浦东新区={E蔡镇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面积23.71平方公里,现有村居66个实有人口近32万。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动迁居民区相继建立、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管理难度日益加大的现状,镇党委、政府以百姓需求为服务导向,  相似文献   
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强民族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愈发必要。实施传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策略,主要是为城镇居民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化产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进而建立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0.
新型城镇化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拓展文化空间、保障生态安全和提升人力资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以社会转型为大背景,从人们的行为需求转变出发,对比分析了传统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新人文主义观下新型城镇化建构的四大新视角,以期为新型城镇化的建构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供具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