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09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管理学   3785篇
劳动科学   877篇
民族学   272篇
人才学   2246篇
人口学   97篇
丛书文集   1902篇
理论方法论   1142篇
综合类   9902篇
社会学   4389篇
统计学   329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871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770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1964篇
  2013年   1786篇
  2012年   1787篇
  2011年   2168篇
  2010年   1762篇
  2009年   1977篇
  2008年   1871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1021篇
  2005年   1024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933.
934.
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有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廉洁风险防控则是构建国有企业“不能腐”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通过适应性强的培训课程和先进的培训系统,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深入开展,才能不断推进“不能腐”机制有效落地,更有针对性地加强人财物关键权力的制约,实现由侧重治标向标本兼治的深刻转变,对推动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6.
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存在很多短板:在人员聘用上过于随意性;在培训管理上过于狭隘性;在绩效评估上过于主观性;在薪酬发放上过于局限性。这些管理上的不足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些问题,A公司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公司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上。  相似文献   
93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通过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的改革,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授课程的质量。运用一种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课程质量调查方法———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结合国际化学院的特殊背景修订问卷,对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与普通学院的学生进行课程体验的调查。调查发现,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高于普通学院学生,特别在良好教学与资源获取方面明显好于普通学院学生,但在课程收获和学业负担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38.
论述有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由来已久,随着近几年一批地方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转型的努力目标,通识英语课程的应用性研究和实践再次成为焦点。通过对某地方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观察和分析,就模式、内容、方法、资源、练习等方面提出改进完善的策略,可以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39.
《源流》2016,(4):62
2015年2月11日上午,佛山市东平小学校园里歌声嘹亮、舞姿飞扬,120名孩子的脸上挂满幸福、快乐的微笑,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市福彩中心支持,市青少年文化宫、东平小学主办,为期10天的“福彩欢乐缤纷童年”流动青少年宫走进东平小学“关爱冬令营”活动举行了闭营仪式。120余名困难家庭小朋友在“福彩公益金”的支助下接受10天免费声乐、科技模型、趣味美术、儿童话剧等六项冬  相似文献   
940.
中华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学校实施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尽管不同课程和专业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特点,但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是各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的共同出发点与归宿.由于学科间的差异,中华文化教育与不同课程相结合的意义不同,结合的基础也不尽相同.英语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使其与中华文化教育的结合具有特殊的意义;英语专业课程的文化属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观念的更新、中华文化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明确定位、教育者素养的提高等,是两者结合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